激光二次中性粒子质谱
导读: 激光二次中性拉子质谱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质谱
激光二次中性拉子质谱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质谱,与二次离子质谱相比,它不仅具有高率、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等优点,且更适于定位分析。
二次离子质谱(SIMS)是表面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由于二次离子在溅射产物中所占比例极小,从而限制了其灵敏度的提高;而且由于存在严重的基体效应,使溅射产额因样品表面化学性质的不同而相差2---3个量级,因而很难实现定量分析。另外,同质分子可在质谱上形成同质峰,为消除其影响,必须采用分辨率高、但传输率则很低的质谱仪,如四极质谱。而中性粒子在溅射产物中所占比例较高,且其产额在多数情况下与样品化学性质基本无关,因而探测中性粒子是实现高灵敏定量分析的有效手段。
目前广泛应用的中性粒子电离方法有电子碰撞、辉光放电和射频离子体等,但效率均远远不足1%。1982年,美国宾州大学的Winograd及其同事首次将激光共振光电离方法应用于中性原子的后电离,建立了第一台激光二次中性粒子质谱仪。此后不久,Becker和Gillen研究出了另一种激光后电离方法----激光非共振光电离,这两种激光后电离方法为中性粒子(原子和分子)的后电离技术带来了根本性突破。由于LSNMS的测量对象是溅射产物中占多数的中性粒子,因而大大提高了探测灵敏度(目前REMPI的检测限已达到PR量级),并消除了基体效应,实现了定量分析。
- 科技护眼才靠谱?激光电视前沿技术观察 2018-04-16
- “双激光”助力义齿金属3D打印提质提效 2018-04-05
- 新型激光材料 碳纳米粒子有望改变未来照明世界 2018-03-29
- 研究团队利用“两面镜子”创造出负质量粒子 可用于构建低功耗激光器 2018-02-20
- 激光美容到底靠不靠谱? 2018-02-15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推荐专题
- 激光工程
- 研发工程
- 光学工程
- 猎头职位
- 视觉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技术研发总监广东省/深圳市
- 高级电气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封装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光模块结构工程师(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模块光学工程师 (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器件物理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总监(光器件)北京市/海淀区
- 电路设计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 结构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我来说两句
请输入评论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