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幻到现实:多个领域试水3D打印技术
阿诺尔德走到一台奇特的大机器前,按下按钮,对它响亮而清楚地说:“我要硬铝螺帽,直径4英寸。”接到指令后,机器发出低沉的轰鸣声,灯光闪烁,闸板缓缓打开,人们眼前赫然出现了一颗闪光发亮的螺帽。
有了这台“万能制造机”,制造出活蹦乱跳的大虾、口香糖、手表、沙拉酱都不在话下。
这是美国科幻作家罗伯特•希克利描写的关于“万能制造机”的场景。人类去太空生活需要2305件不同的物品,但飞船的空间有限,只要一台“万能制造机器“,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这也许并非天方夜谭,3D打印技术正在将科幻带到现实。
今年7月,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宣布用改进的3D打印技术打印出了鲜肉,这种利用糖、蛋白质、脂肪、肌肉细胞等原材料打印出的肉具有和真正的肉类相似的口感和纹理,就连肉里的微细血管都能打印出来。
多个领域已开始试水
简单来讲,3D打印机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快速成型装置。它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打印材料”,通过成型设备把“打印材料”以叠加的方式制成实物模型。
世界上第一台3D打印机诞生于1986 年,美国人 Charles Hull 发明,他成立的3D Systems 是世界上第一家生产3D打印设备的公司,所采用的技术被称为“立体光刻技术”,利用紫外线照射可将树脂凝固成形来制造物体。1992年,该公司卖出第一台商业化产品。
到现在,3D Systems已经和Stratasys公司一起,成为了全球最知名的3D打印机两巨头,他们去年的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亿美元和1.7亿美元,产品覆盖汽车、航空航天、消费电子、娱乐、医疗等多个领域。
过去一年,从器官到鲜肉,再到房子、飞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3D打印使用的耗材足够广泛,它就能创造无限可能。
美国《福布斯》杂志报道称,欧洲飞机制造公司Airbus(空客)的设计师正计划从飞机零部件开始,在2050前达成3D打印飞机的计划。这一计划耗资不菲,但相较于传统飞机制造,3D技术造就的飞机重量轻了65%,大幅缩减操作成本。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