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大学六十年自主创新 众多“中国第一”璀璨夺目
今年6月17日,第41届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强排名公布,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位列榜首,这是该校继2010年天河一号首次夺魁后,再夺桂冠。而这只是国防科技大学自主创新众多辉煌成就中的一部分。
中国第一台每秒亿次、十亿次、万亿次和千万亿次巨型计算机,中国第一个雷达目标自动识别系统,中国第一台环形激光器,中国第一台两足步行机器人,中国第一台高速信息示范网核心路由器,中国第一条自主磁悬浮列车试验线,世界最高时速无人车……翻看“哈军工——国防科大”60年的辉煌历史,众多“中国第一”璀璨夺目,党的十八大报告里提到的“十一五”5项重大科技突破,其中1项由国防科大独立完成,3项国防科大参与建设。
拼搏:从无到有,创众多全国第一
1978年,国防科大受领研制亿次巨型机的任务。时任计算机研究所所长的慈云桂立下军令状:“现在我已经60岁了,就是豁出这条老命,也一定要把我们自己的巨型机搞出来!”
副教授蹇贤福忍着癌细胞吞噬躯体的剧痛写完5大本实践经验,才闭上疲惫的双眼;为设计出更优的运算控制系统,讲师俞午龙连续5天5夜没有合眼,永远倒在了出差途中。还有英年早逝的乔国良、钟士熙、王育民、张树生……他们没有等到那个胜利的日子——1983年12月,被称为“争气机”的我国首台亿次巨型机研制成功。
20世纪60年代,美国率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环形激光器,引起了世界光学领域的变革。我国许多单位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但都因基础工艺过不了关而先后放弃。“如果我们不干,就可能给国家留下空白,将来就可能受制于人;要干,就要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国防科大高伯龙院士铿锵有力地说。 长沙的夏天酷暑难耐,实验室没有空调还必须封闭,一到夏天,就成了“大闷罐”。高院士光着膀子,挥汗如雨,带着团队通宵达旦地干。他患有哮喘病,胆囊和心脏也有问题,长年靠超剂量服用药物控制。30年磨一剑。1994年11月18日,我国第一台环形激光器通过国家鉴定,国人纷纷称赞“长国家志气,提民族信心”。
1994年,美国研制成功GPS卫星导航系统。为打造自己的“千里眼”,国防科大“北斗团队”展开艰难地“排星布阵”。在科研团队里,“白+黑”、“5+2”是他们的常态生活模式。18年顽强拼搏,18年艰难攻关,他们从诸强逐鹿北斗的“观察员”,成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惟一同时担任系统核心体制、卫星关键荷载、运控主体、测试设备研制任务的国家队主力军,为覆盖亚太地区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开通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关内容链接: 国防科大研制激光武器器件中国海军一百个放心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12点击了解>> OFweek产业研究院-2019超快激光器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建议报告
-
即日-12.14立即下载>> 戴尔科技智能制造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精选OSRAM激光应用技术白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第21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免费观展门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 2019 中国先进激光技术应用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汽车传感器技术应用研讨会·武汉站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