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矢志激光写忠诚:成就中国第一个环形激光器

  高伯龙沉默着。作为当时国内唯一坚持研制工作的实验室,如果不搞下去,环形激光器就将彻底夭折,我国激光技术与国外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他毅然决定,暂时放下多年的理论研究,把研究方向转入基础工艺。 于是,高伯龙把实验室变成了“生产车间”,放弃对国内现有工艺的依赖,自己潜心搞起基础工艺研究来。为了解决环形激光器“头号”关键技术——多层介质膜的检测问题,高伯龙凭借其高屋建瓴的理论功底,经过几年摸索,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激光高精度全程测量设备——DF“透反仪”。直到目前,它仍是激光检测的主要仪器。

  1984年初,高伯龙带领科技人员制成了改进的某型环形激光器实验室样机,这一成果解决了大量理论和技术工艺问题,为进一步研制、生产环形激光器提供了技术基础和条件。当一些人又觉得该松口气的时候,执拗的高伯龙却不肯轻易罢休。他根据现有的工艺技术水平,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工程化的某型环形激光器的新设想。这当时在国外尚无先例,只能靠自己探索。

  又是反复实验、反复失败。高伯龙组织科研人员在镀膜理论、改造镀膜机、监控、检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反射膜技术上始终没有突破。一个时期内,他曾尝试在理论和技术上作些让步,这一转变,虽然降低了镀膜的要求,在工程化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一些重要性能仍达不到要求。

  1993年初,有关方面要求国防科技大学按合同限期交上合格产品。高伯龙认为只有下决心攻克镀膜难关才能达标,于是他决定背水一战,并立下军令状:保证几月之内交出工程化的新型样机。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干成环形激光器的新型工程化样机,对许多人来说似乎是“天方夜谭”。连室里的技术骨干也都感到没有信心,有的发起牢骚:“不说几个月,就是三年恐怕也成不了。”

  大伙的灰心是有道理的,镀膜难题多年解决不了,哪能短时间就产生飞跃呢?

  高伯龙依然沉默,信心却没有一丝动摇。多年前,他就在理论上对新型样机进行了大量推算和论证,并通过实验积累了丰富经验。他坚信,只要再下些功夫,镀膜技术是可突破的。

  当高伯龙教授一位已毕业的博士向他征求毕业后工作的意见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镀膜!” 这位博士先是一愣,尔后马上明白了教授的良苦用心。他结合高伯龙的理论分析,依靠他在材料科学方面的功底和细微的观察、试验,经过5个多月,终于摸索出一套镀膜新方案。

  当新的镀膜片通过试验时,实验室所有的人欣喜若狂。一种型号环形激光器工程化样机,终于研制成功了。1994年11月,环形激光器工程样机通过鉴定。与此同时,“全内腔绿色氦氖激光器”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这种制造技术的国家。历经23年的攻关,高伯龙和他的同事们填补了我国激光领域的7项空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激光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