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错过“四万亿” 温州激光只能是“补课”

  “吸引人才更重要的问题是,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靠政府来做。可是政府没钱,温州政府实际只管龙湾、鹿城、瓯海三区的财政,苍南、瑞安这些县的收入要直接上交到省里。所以温州民间人均可支配收入直到去年以前一直是长三角第一,政府却没有抓住城市扩张的机遇。相比之下,武汉在发展激光产业人才方面出手就阔绰多了。

  被誉为中国“光谷”的国家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自2009年以来已经投入5亿多元打造“人才特区”。重金邀人才的战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吸引了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到“光谷”创业发展。在第十二届“华创会”分论坛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与未来科技城发展恳谈会上,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宋治平介绍说,三年来,“光谷”已经投入5.213亿元建设“人才特区”,其中对人才项目无偿资助金额高达4.813亿元。

  据了解,光谷每年投入不少于1.5亿元人才专项资金,今年将投入2亿元。对引进的世界一流创新团队,最高给予2000万元至1亿元的经费资助;对“3551光谷人才计划”入选者给予60万元到500万元的资金支持;入选国家“****”的人才给予300万元的配套资金资助。


  张一力还说,温州的问题在于“有企业家,有了发动机,高标号的汽油却不够,所以跑不快,后劲不足。”对于人才这一系统问题,他强调得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方面理解。但记者注意到,目前看来,这三方面都还存在较明显不足。“宏观就是文化、气候、地理、城建、交通,除了气候上有点优势,地理位置不可改变,其余那些都需要政府来引导,未来几年恐怕也沾不到光,中观就是产业环境,通过我们对人力资本和区域经济的持续研究,其实不是高工资人才就过来,城市还需要提供发展空间,这就需要许多好的企业来支撑,做鞋的企业和做电子的企业不同,需要的大学生少,如果有很多500强落户温州,还愁人才不来吗?”但他也坦言,500强是否愿意来,又牵扯到更多“宏观”因素。

  第三个则是微观层面,也就是业主和人才的关系。很多人曾向张一力反映过“老板期望高,待遇给得太低”、“核心部门还在老板手里紧揣着”等问题,企业主对职业经理人的认同感、对现代金融的认知度也都亟待提高。

  可喜的是温高校将全面部署激光与光电人才培养计划,为打造中国激光应用中心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激光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