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析中国激光产业的“航空母舰”
——设立10亿元产业基金建国内最大激光产业基地,武汉光谷将打造千亿元的激光产业链。据悉,仅仅是在武汉光谷地区就汇集着近30家的激光企业,这种“高密度”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武汉光谷成为中国激光行业产业核心“名副其实”。
这不禁引起了我们的好奇,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激光企业集聚以此?光谷又是如何打造激光产业链?也许通过下面的的一段话,我们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一个地区聚集近30家激光企业,如此“高浓度”在全世界独一无二。15日,湖北省暨武汉激光学会、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的会员们汇聚华中科技大学,希望推动产学研无缝对接,抱团发展。
武汉激光学会理事长、华中科大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朱晓教授表示:“近30年,湖北省激光行业不断发展壮大,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产学研形成良性循环,目前有技术源头创新基地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工程化创新基地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三个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楚天激光、华工激光、团结激光)。激光学科与产业和谐共振,创下多个全国第一。从2006年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1.8亿元),到今年获得国家发改委产业聚集发展试点项目(170亿元),标志着湖北激光技术与产业化已形成体系及显著特色。”
接下来OFweek激光网带您一起领略湖北激光产业的发源与发展:
一、技术源头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是科技部于2003年11月批准筹建。由教育部、湖北省和武汉市共建,依托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共同组建。
实验室现拥有60亩实验园区和4.5万平米“光电实验大楼”。目前在光电子器件与集成、激光与太赫兹技术、能源光电子、生物医学光子学、信息存储与光显示、光电探测与辐射等六大领域建立了六个功能实验室,并投入近4亿多元建立了12个科学研究平台以及1个光电公共测试平台,开展立足光电前沿的基础研究和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高技术研究。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目前有固定科研人员120名,流动科研人员220余名。其中包含两院院士5名,海外院士1名,973首席科学家3名,中组部“****”入选者11名,“青年****”入选者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12名(特聘8名,讲座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名,中科院百人计划5名,跨/新世纪优秀人才27名,海内外兼职研究员 41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湖北省创新团队2个。聘请了以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学院会士等著名海外大师和海外学术骨干组成的海外学术军团。聘请国内外兼职教授72人。目前,在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的硕士、博士研究生1000余名。
2004-2012年,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共获批包括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国防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1200余项。2004年以来,实验室共获得各类科技奖励近12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含专用项目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0余项等。2004年-2012年,实验室获批发明专利近500项。2006年-2012年共发表包括Science、nature系列在内的SCI论文近2000篇。实验室已在激光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光子学、光通信与器件、太赫兹技术、能源光电子学、有机光电子学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限时免费立即试用>> 燧石技术,赋光智慧,超越感知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筑梦启光 砺行致远 | 新天激光数字化产研基地奠基仪式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抗冻不流汗——锐科激光『智能自冷却激光器』重磅发布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宾采尔激光焊接领域一站式应用方案在线研讨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