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贤土:我国惯性约束聚变领路人
9月26日,日本大阪,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贺贤土研究员走上国际惯性聚变科学与应用大会的颁奖台,接过了美国核物理学会授予的2019年度“爱德华·泰勒奖”。这是激光聚变能源领域国际最高奖项,奖励他领导推动中国惯性约束聚变(ICF)领域发展,在靶物理和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
“能获得泰勒这个奖,我感到非常荣幸。当然,这个奖是集体的荣誉,我只是与我一起工作的团队集体的代表;其次,我觉得我个人获得这个奖,也代表着中国的惯性约束聚变大科学工程及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面对荣誉,贺贤土很谦虚。从自身经历出发,他表示,大科学工程一定要重视相关基础科学研究,只有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并为之献身,才能打开科学大门,才能在大科学工程上实现创新,引领国际前沿研究。
1962年,贺贤土从浙江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毕业。由于勤奋好学、深研卓思,浙大本已安排他留校做助教,但他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响应国家的召唤,服从临时变动,到北京参加核武器理论研究,在彭桓武、邓稼先、周光召、于敏等两弹元勋指导与领导下工作。
他先后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相关研制工作,在磨砺中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研骨干。作为年轻的课题负责人,他带领小组负责物理研究、设计出第一次地下核试验的核装置,分解研究氢弹一些重要物理过程进行近区测试实验,热试验取得圆满成功。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他率领一个研究小组,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突破中子弹原理,为我国掌握中子弹技术立下汗马功劳。
20世纪80年代末,贺贤土进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并为之倾注了三十余年的心血。他曾任863计划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作为光荣的两弹事业培养岀来的科学家,贺贤土的愿望真诚而坚定。“中国的科学工作者要走自己的路,要有信心在国际上率先实现点火。即便我们比人家晚,我们也不能亦步亦趋,要探索自己的途径与物理模型。这是我们中国人应有的志气。”
当前,国际上ICF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靶物理是ICF理论研究的关键点,率先实现激光聚变点火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追求的目标。在我国ICF发展过程中,贺贤土领导研究团队突破了大量科学和技术难关,建成了中国独立自主的ICF研究体系,并获得了间接驱动和直接驱动出热核中子等系列重要进展。同时,他提出了不同于国际上现有ICF点火途径的新型混合驱动点火模型,受到国际同行高度关注。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目前未能实现预期的聚变点火目标,面临严峻科学技术挑战。在贺贤土眼中,美国点火挫折给了中国科学家展现自己智慧的良好机遇,在ICF研究的国际舞台上贡献中国特色方案、率先点火的机会很有可能成为现实。贺贤土带领团队对NIF点火受挫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了美国的经验教训,清晰地规划了我国ICF点火发展蓝图。
为了国家聚变科学的长远发展,贺贤土还推动浙江大学成立聚变理论与模拟中心和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并建立了国内首个高能量密度物理学科,为中国核聚变科学事业培养了一批人才。
由于工作需要保密,贺贤土的名字并不为公众所熟知。他说:“一个人出名不出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为科学发展、为国家发展作出多少实质性的贡献。”
近60年科学生涯,他始终抱着一颗赤子之心,一心装着工作。妻子进了产房,他还惦记着出差工作的事情。现在虽已年逾80,他依然坚守在科研一线,与团队讨论、给研究生和年轻科研人员作报告、指导博士研究生,他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就是在家里,也是几十年如一日坐在书桌前用功。
为了表彰他在理论物理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2018年9月2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发布《小行星通报》,将第079286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贺贤土星”。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限时免费立即试用>> 燧石技术,赋光智慧,超越感知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筑梦启光 砺行致远 | 新天激光数字化产研基地奠基仪式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抗冻不流汗——锐科激光『智能自冷却激光器』重磅发布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宾采尔激光焊接领域一站式应用方案在线研讨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