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科学(Science)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根据科学反映对象的领域,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形式科学和交叉学科,其对象是客观现象,内容是形式化的科学理论,形式是语言。
-
科学家在可设计的空间相干光方面取得进展
自1960年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问世以来,激光器的种类越来越多,主要有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染料激光器以及自由电子激光器等。激光又名受激辐射光放大,产生的三要素是:激光增益介质、泵浦源和谐振腔
-
首次!科学家观察到连续时间晶体
汉堡大学激光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次成功实现了一种自发打破连续时间平移对称性的时间晶体。他们在2022年6月9日《科学》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报告了他们的观察。时间晶体的想法可以追溯到诺贝尔奖获得者Franck Wilczek,他首次提出这一现象
-
英科学家开发出新型激光焊接“机器蛇”,轻松维修核电站管道
英国原子能机构(UKAEA)机器人研究中心宣布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激光焊接“机器蛇”。他们还在牛津附近的Culham科学中心进行了专门的试验,展示了这种“机器蛇”在核聚变工厂管道内运行并进行激光焊接维修的能力。
-
新型激光增材制造工艺登上《科学》!可几秒钟内3D打印出光滑玻璃
近日,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新的基于激光的体积增材制造(VAM)方法,展示了在硅玻璃中3D打印微观物体的能力,它可以在几秒或几分钟内建成无层、精细的光学玻璃。
-
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飞秒激光器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飞秒激光器采购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珠海市香洲翠仙街188号戎华大厦5楼A座或通过网址suppliers.zhzczx.com获取招标文件,并于 2022年05月11日 10时00分 (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飞秒激光器 2022-04-19 -
东湖科学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激光产业创新集群
近日,湖北东湖科学城·光谷国际绿色激光产业基地正式开建,该产业基地是湖北东湖科学城七大功能区之一——光电信息产业聚集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创新平台区、企业集聚区和配套服务区三部分。同时,武汉东湖高新区对外发布东湖科学城激光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旨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激光产业创新集群
武汉激光产业创新集群 2022-04-08 -
从科学家到创业者,探秘“真激光”异军突起背后的中科力量
日前结束的北京冬奥会闭幕式,通过“折柳寄情”和“参天光树”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科技自强。“参天光树”背后的“真激光”技术源自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其团队领衔的中科力量。杭州中科极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极光”)作为“真激光”技术的产业化公司
-
长光华芯又一半导体激光芯片项目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示了关于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长光华芯入选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更是近5年江苏省唯一一家由企业独立申报并荣获一等奖的企业。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是
-
大族粤铭激光集团万瓦级激光装备喜获2021年创新东莞科学技术奖
近日,2021年创新东莞科学技术奖奖项正式颁发,我会副会长单位广东大族粤铭激光集团凭借“高速高精万瓦级光纤激光切割工艺与装备”项目荣获该项殊荣,在智能激光装备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实力再度受到认可。目前,这个项目的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实现多项科技成果转化
-
通快扩大业务范围,为更多科学和工业应用领域提供超短脉冲激光器
德国迪琴根2022年2月16日 /美通社/ -- 全球高科技公司德国通快集团(TRUMPF)已收购Active Fiber Systems GmbH (以下简称AFS) 80%的股份。位于德国耶拿的AFS是一家专门从事光纤激光器的公司
-
-
科学家观测到飞秒强激光驱动的原子核同质异能态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张杰院士团队与复旦大学马余刚院士团队合作,首次在实验中观测到飞秒激光驱动产生的原子核同质异能态。相关研究以《飞秒泵浦时抖动电子与离子库伦碰撞所产生的同质异能态》为题,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
飞秒强激光 2022-02-08 -
科学家研究出用激光改造材料的新工艺
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谢汉强(David Hsieh)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新研究,介绍如何在不产生多余的破坏性热量的前提下,使用激光快速改变材料特性。光学工程指利用激光快速和暂时地改变材料特性,例如将窗玻璃变成镜子,或靠光而非电子运行的超高速计算机
激光 2022-01-27 -
一把飞秒激光“刀”,刻出新世界!浙大成果登上《科学》
激光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自上世纪60年代初人类发明第一台激光器以来,已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激光被公认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激光分连续激光和脉冲激光。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奇特的激光——飞秒激光,一种人类在实验室可以实现的超短脉冲激光
-
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输出功率大于100 W随机激光无散斑成像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饶云江教授团队在具有悠久历史的德国著名期刊Annalen der Physik(《物理年鉴》)上发表封面论文,题为“High-Power Multimode Ran
-
-
科学家成功实现室温下产生红外激光,有望带来更低功率的泵浦激光器
西班牙的科学家们表示,有可能制造出可以沿着光纤涂层或直接沉积在硅上的红外激光器,作为CMOS制造过程的一部分。他们已经证明,集成在一个专门设计的光学腔内的胶体量子点,可以在室温下通过光学通信窗口产生激光。
-
利用激光诱导侧转移技术,科学团队成功培育出活的生物神经元细胞
科学家们使用了一种新的激光辅助技术——激光诱导侧转移(LIST)来培育出感觉神经元。感觉神经元是周围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大多数在打印后两天仍然存活。
-
科学家研发出全新激光散斑技术,X射线镜的高精度计量成为可能
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计量仪器和技术,基于散斑角测量(SAM),它可以超越当前计量技术的许多限制,为表征高质量的强弯曲X射线反射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
精密!科学家打造“弯曲”的激光手术刀,厚度仅500微米可减少伤口和出血
来自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和萨拉托夫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与他们在台湾的同事合作,提出用光子“钩”制造一种具有特定弯曲形状的医用手术刀激光“刀片”。
-
科学家首次用氮化钛在难熔金属中实现高谐波产生,将辐射聚焦到110纳米
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使用氮化钛在难熔金属中实现高谐波产生。在未来,这可能为将辐射聚焦到纳米尺度,用于纳米加工、纳米制造和医疗应用,以及为下一代核时钟生成频率梳而增强HHG铺平道路。
-
基于等离子体透镜,科学家打造出40cm内可稳定输出的高强度激光器
伯克利实验室的激光加速器(BELLA)中心最新的工作表明,这些等离子体波导的精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非常稳定,高质量且可复制——这些特性可以在长达40厘米的距离内可以稳定保持。
-
科学家利用近红外光开发出一种非侵入性方法,可高效检测大脑损伤
一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使用红外光谱的非侵入性方法,来测量大脑的血流量。其中包括一个新的纸张荧光工具,可以以3D方式成像大脑活动;以及一款内置红外激光的可穿戴帽,婴儿也可以戴上它来检测大脑损伤。
-
科学家新发现一种产生有机分子的激光波诱导机制,或揭开碳形成之谜
研究人员最近在加州斯坦福直线加速器(SLAC)设施使用激光驱动压缩技术和X射线衍射调查,发现了一种在液体苯(一种常见的碳氢化合物)中形成复杂碳薄片状固体分子的机制。这可能会解开一些碳形成之谜。
-
科学家打造出胶体量子点溶液的电泵浦激光器,性能优势大幅提升
在《自然·光子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来自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评估了胶体量子点激光器的研究现状,重点是未来的电泵浦器件或激光二极管。
-
科学家造出连续可调谐的金刚石拉曼激光器,可实现高达8W的连续波输出
近期,来自中国与澳大利亚的研究团队报道了一种连续可调谐的金刚石拉曼激光器,其范围从590 nm到625 nm(黄-红光波段),产生高达8W的连续波输出。
-
助力高速计算!科学家打造出新型法诺激光器,具备大幅提升的相干性
科学家们已经证明,一种新型的微型激光器——法诺激光器,与其他类型的激光器相比,具有根本的优势。这一发现对许多未来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如集成光子学、电子学与光子学的接口以及光学传感器。
-
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2.4纳米单发激光脉冲相干衍射成像
继实现532米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全线调试贯通、带光运行后,装置于6月21日凌晨首次实现了2.4纳米单发激光脉冲的相干衍射成像,获得了首批实验数据,并完成了对衍射图样的快速图像重建。
-
科学家研发最新高速随机数生成激光器 提高互联网交易的安全性
?日前,国际科学家团队联合开发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比现有技术快一百多倍的速度生成随机数,为当今数字互联世界更快、更便宜、更安全的数据加密铺平了道路。
-
加拿大国家科学研究学院开发出全球最快紫外线相机
加拿大国家科学研究学院(INRS)一个由超快成像专家梁金阳(音译)教授领导的团队,与国际研究团队合作,开发出全球最快的相机,能够实时记录紫外线(UV)范围内的光子。这项研究被刊登在第10期《激光与光子学评论》杂志的封面上
-
中佛罗里达大学科学家利用工业级激光器生成阿秒激光
阿秒是一秒的十亿分之一,1飞秒=10的6次方阿秒,精确到一阿秒的测量能力使研究人员能够在原子和分子的自然时间尺度上研究电子的快速运动。测量这种快速运动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光如何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方面,从而为获取太阳能发电、探测化学和生物武器、进行医疗诊断等工作提供信息
-
地月间反射的激光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自2009年以来,美国宇航局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每天绕月球运行十几次。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上有6个高科技仪器,这6个高科技仪器不仅帮助科学家绘制了月球的详细地图,并让他们对月球表面的辐射和温度有了更多的了解
激光 2020-08-15 -
俄科学家展示室温下可见光范围内的310nm纳米激光
近日,俄罗斯圣光机大学的一个科学团队通过实验展示了他们认为是在室温下可见范围内运行的世界上最紧凑的半导体激光器。该纳米激光器在室温下产生绿色相干光。这种光可以很容易被记录下来,甚至可以用肉眼通过标准光学显微镜看到
纳米激光 2020-06-15 -
科学家驯服电子束,用“甜甜圈激光”产生更亮的X射线束
为了提高电子束的质量,激光加热器沿着红外线激光束的路径来回摇动。通过挖空光束,研发团队发现他们可以生产出更高质量和更稳定的束。
-
科学家创造出人工雾散射光:能取代普通灯泡、可一直亮下去
据英国媒体报道称,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被他们描述为人造雾的东西。这种所谓的人造雾能够以低功率散射高亮度激光。该团队认为,由于人造雾的散射光特性,这一发现最终可以取代灯泡。研究团队采用了与石墨烯相关的超薄材料,通过将红、蓝、绿三色激光照射到六边形氮化硼材料制成的扩散器上,就能产生白光
-
非裔美国科学家用激光在癌症研究中取得突破
美国莫尔豪斯医学院的助理教授Hadiyah-Nicole Green博士已成为使用激光激活的纳米粒子成功治愈小鼠癌症的第一人。
-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新型可扩展光子计算机
日前,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集成量子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金贤敏团队研制出一种结合集成芯片、光子概念和非冯诺依曼计算架构的光子计算机,新计算机不仅在解决某些难题方面拥有超越经典电子计算机的潜力,且物理尺度可扩展。该研究提供了超越经典计算机计算能力新思路,预示光子计算机未来可期。
光子计算机 2020-02-07
最新活动更多 >
-
12月31日立即参与>> 【100%中奖】有奖竞答转转乐
-
3.28-6.3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即日-12.30免费下载 >>> 2022中国智能巡检机器人行业发展研究白皮书
-
6月15日点击观看>> 【直播回顾】 破晓 创鑫激光新技术路线发布会
-
6月27日立即报名>>> 联想--加速智能变革,ThinkStation铸就汽车制造新时代
-
6月28日火热报名>>> 四方光电-安全监测气体传感器最新研究进展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