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科学(Science)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根据科学反映对象的领域,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形式科学和交叉学科,其对象是客观现象,内容是形式化的科学理论,形式是语言。
-
首次!科学家成功实现电驱动胶体量子点激光光放大
科学家成功利用电驱动胶体量子点实现激光光放大,为一种全新的电泵浦激光设备打开了大门——高度灵活、溶液可加工的激光二极管,从此可以在任何晶体或非晶体基片上制备,而不需要复杂的真空生长技术或高度控制的洁净室环境。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组建新联盟,推进激光、光纤等光子学研究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的一个区域联盟宣布与众多光电知名企业与机构组建起一个新的合作联盟,以推进激光、光纤等光子学研究和人才资源发展。
-
科学家利用太赫兹光脉冲诱导出铁磁态,可改善光控存储和高速计算
科学团队首次表明,太赫兹(THz)光脉冲可以稳定晶体中的铁磁性,温度是其通常转变温度的三倍多。这种技术为光控存储器、具有更高速度和效率的计算设备铺平了道路。
-
科学家开发出一种高效、高精度3D光成形器的新方法
近日,由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医科大学的Alexander Jesacher领导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制造高精度的APVEs,并将之用于一系列应用。这种方法打破了上述局限。
激光 2023-04-28 -
借助新型激光成像技术,科学家能高效确定供体心脏是否适合移植
法国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激光成像技术将有望确定哪些供体心脏适合移植。它不许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也无需使用可能会损害移植心脏的造影剂。
-
科学家利用蓝光精确测量半导体电子与纳米级材料
近日,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宣布开发出一种散射型扫描近场显微镜(s-SNOM)方法,这一方法能够使用蓝光来测量半导体中的电子,以及一些纳米级材料。
-
仅硬币大小!科学家首次实现量子光源完全“片上化”
近日,国际研究团队宣布开发出一种完全集成在芯片上的纠缠量子光源,整个量子光源装在一个比一欧元硬币还小的芯片上——据他们表示,这是全球首次实现这一成果。
量子光源 2023-04-21 -
科学家利用GHz脉冲飞秒激光新技术,将硅的烧蚀速度提高23倍
近日,日本RIKEN先进光子学中心研究激光应用的科学家们宣布,他们采用一种“BiBurst”模式的激光新技术,将硅的烧蚀加工速度大幅提升了23倍。
-
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与金强激光签约共建研发平台
4月4日,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与金强激光共建研发平台签约暨揭牌仪式在金强激光公司举行。本次签约将依托于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齐鲁工业大学光电科学与技术学部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和金强激光在市场及产业转化的优势,共建“金强激光-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及智能装备研发中心”
-
美国科学家利用胶体量子点技术开发出高强度光发射器
LANL实验室的一组研究人员克服了基于胶体量子点技术的高强度发光器件领域的关键挑战,从而产生了既可作为光激发激光器又可作为高亮度电驱动发光二极管(LED)的双功能器件。
激光器 2023-04-03 -
科学家用激光技术实现晶硅电池高效连接,可节省30%银
Fraunhofer ISE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激光技术,它可以减少太阳能电池板生产中使用的银量,并使用薄铝箔实现极高的组件效率。
-
科学家受蝴蝶翅膀启发打造新一代光子晶体
科学家们受到蝴蝶翅膀仿生特性的启发,重新创造了一个以前只在自然界中发现的复杂结构,这将有望开辟操纵和控制光的新方法,从而打造新一代的光子晶体。
-
《自然》:科学家用激光重建“扭曲”超导材料
一项新研究发现了一种利用激光模拟超导的方法。当两片石墨烯在分层时轻微扭曲时,就会发生超导。而他们的新技术可以用来更好地理解材料的行为,并有望为未来的量子技术或电子技术开辟道路。
-
华工科技两家子公司荣获2022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
3月16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武汉召开,会上正式公布了2022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其中,华工科技子公司华工激光参与完成的“工业级系列超快激光器及应用装备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二
-
我国科学家攻克激光雷达抗干扰和高精度并行探测世界性难题 可助力激光雷达系统小型化、低成本
随着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日益普及,确保行驶舒适安全的激光雷达作为其核心器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性能、小体积、低成本、低功耗、高安全的激光雷达是未来厂商竞相追逐的方向。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王兴军教授课题组-
-
科学家利用激光在几分钟内发现并识别细菌
在他们的操作过程中,添加到微小样品中的金纳米棒附着在细菌上,从而充当了吸引激光的天线。因此,细菌反射的光谱指纹比其他情况强1500倍。
激光 2023-03-13 -
科学岛团队在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光谱应用于风场探测方面获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光所高晓明研究员团队在激光外差光谱应用于风场探测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氧气矫正的高分辨率激光外差辐射计(LHR)用于平流层和对流层风场探测的研究》为题发表于美国光学学会(OSA)学术期刊Optics Express。
-
科学家用特殊“镜子”打造出超高功率紧凑型激光器
近日,英国苏格兰思克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的研究人员打造出了一种激光驱动的“镜子”,这种特殊的反射镜能够反射或操纵光线。
-
美国科学家用离子液体做介质,轻松将绿光变成橙光!
近日科学家们发现,通过简单地对离子液体(穿透液体)进行调整,激光可以产生一系列波长的变化,从而简单、高效、高度可定制地产生“变色”效果。
-
-
日本科学家研发超快激光结构技术,可替代光刻技术生产晶体管
通过使用钛:蓝宝石(Ti:Sapphire)激光和中红外自由电子激光来构造硅,日本科学家们已经证明了激光诱导的周期性表面结构(LIPSS)是如何随激光性质而发生变化的。
-
科学家用新型集成光子电路芯片缩小“太赫兹间隙”
国外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薄膜电路,当与激光束连接时,这种电路可以产生可微调的太赫兹频率波,从而利用所谓的“太赫兹间隙”进行光谱分析和成像。
-
迅镭激光荣获2022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1月6日,江苏省科技厅发布了2022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综合评审结果公示名单,迅镭激光与江苏师范大学等单位合作的“高功率2微米激光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2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江苏省科
-
科学家利用激光耦合开发出新型全光子集成电路技术
研究团队宣布成功开发出一种技术,使光子芯片能够在可见到近红外光谱中工作。这项技术有望使这些组件更小、更强大;并且其依赖于电子制造中常见的方法,有望以低成本实现大规模生产。
-
科学家用激光开发出更低成本的高效水处理技术
近日,美国罗德岛大学(URI)的一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涉及超高速激光和X射线脉冲的技术,揭示了高铁酸盐暴露在可见光和紫外线下发生化学反应的新细节。
-
科学岛团队在中红外激光高效率铌酸锂声光调Q技术上取得进展
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健康所医用激光技术实验室江海河研究员课题组与中电科集团合作,在中红外波段声光调Q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了铌酸锂 (LiNbO3) 晶体声光开关及其在2.79 μm Er,Cr:YSGG激光器中的高效率调Q输出
-
全球首次!科学家成功演示室温下的深紫外激光器连续波段放电
11月24日,国外一组研究团队宣布,他们成功地演示了世界上第一个室温下的深紫外激光二极管(波长到UV-C区域)的连续波激光。
激光二极管 2022-11-25 -
科学岛团队在激光吸收光谱气体测量谱线解析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光所张志荣研究员团队在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气体检测谱线混叠干扰与分离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激光科学家唐定远加盟深技大,打造国际顶尖的高功率大能量激光器
10月27日,据深圳技术大学官微消息,国际激光物理领域科学家唐定远已受聘为深圳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唐定远是物理学领域全球前1%高被引科学家,其领导的课题组实现了世界上首个全光纤及全固态石墨烯锁模激光器。
-
科学家利用太阳能泵浦技术实现了4.64%的激光转化效率
近日,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宣布,他们利用一种新型的Ce:Nd:YAG棒状太阳能泵浦激光器实现了4.64%的太阳能到激光的能量转换效率。
-
科学家发明激光AI装置,可在1.2米内准确探测和压制蟑螂
英国赫瑞-瓦特大学的科学家们介绍了他们发明的一种机器视觉激光昆虫自动控制装置。这些激光装置不仅能高精度地探测到蟑螂,还能在1.2米的距离内压制和阻止单个昆虫。
-
科学家利用超快激光研发更环保的航空发动机氢基燃料
国外研究人员宣布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分析仪器,这种仪器能够使用超快激光对氢进行精确的温度、浓度测量。这一新方法的未来突破口在于,它可以帮助推进对更环保的航天航天设备(如飞机、火箭)专用氢基燃料的研究。
-
效率更高!利用高能脉冲激光,科学家将塑料变成纳米钻石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们使用了高能脉冲光学激光器来驱动冲击压缩波进入PET塑料薄膜。结果显示,他们可以在不那么极端的条件下轻松造出钻石,这可能为地球上的钻石生产与制造带来更优的工业级工艺。
-
科学岛团队在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光谱技术研究方面再获进展
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光所高晓明研究员团队在激光外差光谱探测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MEMS调制器的双通道中红外激光外差辐射计,同时对大气中的甲烷CH4、水H2O和一氧化二氮N2O进行遥感监测的研究》为题发表于美国光学学会(OSA)学术期刊Optics Express。
-
科学岛团队在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光谱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光所许振宇副研究员课题组科研人员在激光外差光谱技术研究中取得新的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光学通信》(Optics Letters)上,且该论文被编入编辑精选(Editor’s Pick)
激光 2022-08-31 -
颜佳伟博士获得2022年度自由电子激光青年科学家奖
近日,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举行的第40届国际自由电子激光会议,上海光源科学中心毕业生颜佳伟博士被授予2022年度自由电子激光青年科学家奖。
-
美国和捷克科学家正在研究用高功率激光产生伽马射线
美国NSF和捷克GACR宣布资助了一个由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捷克ELI Beamlines的科学家组成的新合作项目,目标是利用ELI Beamlines的拍瓦级(multi-petawatt)激光设备的能力,在地球实验室环境中实现密集伽马射线光束的高效产生。
-
我国科学家实现激光雷达3米和0.1秒全球最高时空分辨率高速风场观测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在相干测风激光雷达方面实现重大突破,首次实现 3 米和 0.1 秒的全球最高时空分辨率的高速风场观测。该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光学快报》上发表。
最新活动更多 >
-
5月30日立即报名>> 夏弗纳-适用于机器人行业的电磁兼容解决方案在线研讨会
-
5月31日立即报名>> 【是德科技感恩月】工程师技术狂欢活动!
-
5月31日立即报名 >> 【线下会议】2023物联网+智慧生活创新应用论坛
-
6月9日立即报名>> 2023亚马逊云科技出海日盛夏盛启!
-
6月15日马上报名>> 【在线会议】半导体技术在线会议
-
6月20日预约直播 >> 【在线研讨会】锂离子电池热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