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镭激光获2亿元新一轮融资,将用于研发及IPO上市资金储备
投资界获悉,近日国产综合性激光器供应商「卓镭激光」宣布完成2亿人民币新一轮融资,由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和国投创业联合领投。势能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持续研发投入及现金流储备,为未来IPO上市做资金储备。
卓镭激光成立于2014年8月,专注于以超快激光器、高能量激光器为代表的大型复杂激光系统的设计、研发及制造,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科学研究及医疗等领域,已远销至韩国、日本、新加坡、以色列、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发达国家及地区。
目前全球激光器市场已达近两百亿美元规模,除了最大的材料加工与光刻应用市场外,激光器产品也在通信与光存储、医疗美容、仪器及传感器等领域被广泛应用,这些领域共同推动了全球激光器市场的不断增长。
当我们将视角放回国内,尽管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激光器需求市场,但市场长期被通快、朗美通、恩耐、相干、业纳等国外厂商占据,国产替代的机会逐渐出现。据全球激光与光电子行业专业期刊《Laser Focus World》数据,2020年中国激光器市场规模达109.1亿美元,约占全球激光器市场的66.12%。与此同时,中国激光器市场规模持续上升,预计2022年将达147.4亿美元。
实际上,如今国内已较具规模的激光企业普遍做的还是通用性的民用激光器市场,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但应用空间和需求量较大,一旦攻克就能快速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这是国内许多上市激光公司早期的成长路径。
卓镭激光CEO王涛表示,相比之下公司所聚焦的超快激光器和超强激光器仍处市场起步或空白阶段。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超快激光器从2013年才开始在国内的微加工场景批量应用,行业起步晚,加之欧美玩家的先发优势明显,市场垄断性高,导致国内超快激光器长期处于追赶阶段,国产占有率低;另一方面,目前超强激光器是一个小而美的市场,未来市场空间巨大,但其技术壁垒极高,单品价格昂贵,同样处于追赶欧美的状态,重重因素叠加下,整体市场玩家较少。
更重要的是,国内外激光器巨头多集中在工业激光装备垂直一体化,以及单一品类激光器赛道,而综合品类激光器赛道还没有成熟的本土玩家,这正是市场发展的新机会所在。
从技术路径上看,现阶段卓镭激光的激光器品类可分为超快激光器(皮秒、飞秒)、超强激光器、混合技术激光器三大类,涉及超过10个系列的50多款激光器产品。超快激光器方面,公司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百kHz、>100W红外、>50W紫外皮秒激光输出,并已被广泛应用于显示屏、柔性线路板(FPC)、透明脆性材料、超硬材料等精密微加工领域,实现国产替代的同时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前列;超强激光器方面,单脉冲能量可输出2-100J,已批量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冲击强化、大科学装置等多个领域,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王涛提到,在过去三年,卓镭激光的研发投入占比达15%,已逐步构建了自身技术壁垒,在种子源、放大器、电源及控制、泵浦源、声光调制器/隔离器、镜片/非线性晶体/工作介质等激光器关键部件方面实现了自制和国产化。
卓镭激光技术创新和突破的背后与团队背景息息相关。目前,公司团队规模130余人,研发、生产技术人员占比65%,核心成员均来自光谱物理、相干、IPG、大族激光等国内外知名激光企业,拥有超10年激光行业研发和销售经验。
谈及市场竞争,王涛认为国内外激光器市场的特点有所不同。“国际市场上基本看不到国产品牌,这样的好处在于我们只需要跟进口一线品牌PK,但劣势在于要直接和头部玩家比拼技术硬指标,同时在海外市场没有本土服务优势。”他说,相比之下国内市场的竞争更为血腥和激烈,尤其是价格战。
过去几年里,超快激光器和超强激光器作为卓镭激光的前两大主营业务,平均营收占比分别占60%、30%,混合技术产品线营收则占10%,同时海外营收占比达20%。“尽管疫情对下游应用需求带来影响,但今年公司出货量预计还可实现30%的增长。”王涛提到。
未来五到三年,卓镭激光将重点发力半导体和新能源方向,推出更多面向这两大领域的激光器产品,加速覆盖消费电子、新能源、半导体、科研、医疗等领域的激光器市场。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