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发出直接激光焊接技术,光纤到芯片实现无粘合剂连接
近日,德国弗劳恩霍夫可靠性和微结构研究所(Fraunhofer IZM)的研究人员及其合作伙伴宣布成功开发出一种激光焊接技术,这种技术可以高效地将光纤固定在光子集成电路(PIC)上,并且无需利用粘合剂进行粘合。
该技术是为了响应生物光子传感技术而开发的,主要是利用了高度稳定光纤连接的小型化光子集成电路(PIC)系统。
(图片来源:Fraunhofer IZM)
以往,光子集成电路的光纤互连中经常需要用上粘合剂。然而,长期下来这种方案会导致光退化现象的发生,最终出现光传输损失。胶粘剂的柔软度会导致组件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并且会在两层玻璃之间产生一个干扰点。随着胶粘剂的老化,这会导致信号衰减和连接变脆。
由于玻璃纤维和基材的体积不同,所要接合的两部分的热容量是不相等的,因此在加热和冷却方面具有不同的表现。如果没有适当的补偿差异,这可能导致在冷却过程中的变形和裂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团队使用一个单独的可调节激光器均匀地预热衬底,使光纤和衬底的熔化阶段同时发生。
该项目开发的技术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实验装置阶段,他们开发的系统是为工业环境设计的。德国弗劳恩霍夫可靠性和微结构研究所(Fraunhofer IZM)与Finicontec Service合作,在自动化系统中实施了该技术工艺,并发现这一工艺具有高重复性和可扩展性。它配备了高达1300℃的热过程监控,精确到1 μm的定位系统,以及成像识别过程和控制软件。
“高自动化的潜力,使客户能够以最大的耦合效率使用光子集成电路(PIC)。产业整合意味着生物光子学应用领域的飞跃,也意味着量子通信和高性能光子学领域的飞跃。”Gómez表示。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3锐科激光秋季新品发布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百超迪能&锐科激光最新技术成果联合发布会暨60000W现场签约仪式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凯普林新品线上发布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走进船舶行业激光制造——集装箱船制造项目现场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维科杯·OFweek 2023中国汽车行业年度评选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维科杯·OFweek 2023激光行业年度评选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