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世纪大战---看激光企业研发投入
专利管理中的问题
1.专利申请的形式主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企业专利的不断重视,国家和各地方纷纷出台了各种专利扶持政策,由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为了获取专利申请补贴、风险投资和高新企业优惠政策的专利申请,而这一部分企业的专利行为并不注重专利的有效性,只是形式上的申请,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专利无法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而且也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
2.专利管理缺乏战略规划。专利管理战略规划应该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而据调查发现,我国仍有一部分大中型企业缺少合理的专利管理规划和战略,尤其是专利申请规模、专利保护策略和产业化方面。有些企业忽视专利资源的利用,在产品研发之前,很少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出现许多重复研究,而有些企业在产品进入发达国家时,由于忽视当地专利情况,也很容易陷入专利纠纷,造成经济损失。另外,由于缺乏战略高度的规划,许多企业没有合理区分使用专利保护和商业秘密保护等多种保护手段,同时面对市场压力对技术成果的专利保护力度也不够,进而导致了技术流失。
3.专利方面的投入产出未能形成良性循环。目前绝大多数国内企业在专利的投入产出方面仍旧没有形成良性循环。一方面,国内企业普遍认为,“企业拥有了专利权,在专利有效期内收益便有了保证”,往往忽略了专利的延续性和后续投入的必要性,使得专利所带来的收益无法变成再投入,未能有效地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在专利产业化阶段企业的投入常常不能及时到位,使得专利在产业化阶段中断,不能积极地推向社会实现其价值。上述两点原因不仅降低了企业专利的利润率,也使得企业的专利投入绝大部分转化为了成本,难以收回初始的专利研发收入和预期收益,导致企业对专利投入不断缩减,专利技术所能带来的超额利润和激励作用完全失效,严重影响企业专利方面投入―产出良性循环的形成。
建议
1.增强专利的“含金量”。为有效提升企业各级机构和人员的专利认识,企业应定期组织专利知识宣传和培训工作,投入必备的人力和物力推动企业专利管理工作,对相关人员的劳动给予足够的尊重,建立企业特色的专利激励政策。合理看待专利的不稳定因素,协助企业技术部门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分析技术的发展前景,推进生产环节以及后期服务中的可专利技术提出和归纳,兼顾技术创新和市场实用性,将市场部门和技术部门有效通联,充分运用专利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并结合企业自身技术水平和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整合已有技术资源形成有效专利,提出具有“含金量”的专利,进而使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将专利投入转化为市场收益,将专利效力不断内化成品牌效力,帮助企业完善可持续发展的专利管理建设。
2.以示范效应带动制度建设。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的情况,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专利策略,确定本企业的专利管理制度,并在与上、下游企业的业务合作中,逐渐形成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专利技术体系,并从中有规划地选取和培育企业内专利转化项目,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打造出一两个产业转化效果和收益情况良好的专利项目,进而以效益的刺激作用推动自身专利管理制度的建设。通过示范和典型,以点带面,以一带多的方式,带动企业整体专利管理水平的提升,并在推广先进经验的同时,营造一个良性、健康的专利管理环境,促进企业自发地完善企业内部专利管理制度。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