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激光通信意义重大
研究起步时,没有实验室,他们就从学校争取到了一间地下室;缺乏仪器,他们就从系里要来淘汰的设备,自己动手修理好;经费不足,他俩就拿出自家省吃俭用攒下的“私房钱”……
这一年,马晶35岁,谭立英34岁。
“捕得快”——小论文演绎大文章
20年很长,但是在很多专家眼中,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化研究,再到空间试验,仅用20年的时间已经很快了。
1991年到1995年,无数次的论证和试验,他们终于完成了卫星激光通信的概念研究和单元技术研究,并初步掌握了关键技术。1995年,谭立英顺利通过硕士论文答辩。但是,这项研究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毕业论文的意义,作为马晶和谭立英心仪的毕生事业,卫星激光通信的研究还要继续做下去。
1995年秋天,谭立英主动出击,去当时的航天部争取支持。
航天部的有关负责同志得知她的情况后,建议她去拜访航天五院的姜昌老先生。姜昌老先生又把她引荐给陈芳允院士——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在阅读了谭立英的毕业论文、了解了他们所做的工作之后,陈芳允激动地说:“你们做得非常好!国家需要激光通信,也一定会支持你们的研究工作。”
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马晶和谭立英逐渐组建起科研团队。他们将自己掌握的全部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课题组的新人,手把手地带出了一批青年骨干,将一个研究方向变成了整个团队的事业追求。历经20年,团队已经从最初的两个人,发展成为由百余名师生组成的3个层次的科研梯队。
第二梯队的于思源教授在1996年刚刚读硕士时,还不知道卫星激光通信为何物,如今已经成长为星地激光链路试验现场总指挥;现场副总指挥韩琦琦副教授,从1998年选择马晶当导师指导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开始,一直从事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的研究。第三梯队中的俞建杰、宋义伟、王强、付森、姜义君、杨清波、柳青峰、吴世臣、杨中华等年轻人也已经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这个研究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把卫星激光通信事业当成自己矢志不渝的追求,天天“绑”在一起工作。为了按时完成进度,他们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分钟过,平时根本没有周末,逢年过节也难得休息。
“我们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就连结婚也得看科研和工程的进度。如果时间有冲突,婚期就得为工作让路。我们这些‘新郎官’往往都是第一天回家,第二天结婚,第三天就回来。”韩琦琦说。
白天,马晶和谭立英在实验室忙了一整天,晚上回家后还经常要查阅资料、审阅学生论文,有时为了赶研究报告的进度,两人只能轮流休息。长期没有规律的生活和睡眠不足,导致谭立英身体严重透支,有时走路都能摔倒。
在马晶和谭立英的影响下,课题组里的每个年轻人都充满了干劲,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为了调整一个光学元件的位置,好多人经常围着光学平台,弯着腰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当他们把精细的角度调整到位时,才发现腰已经直不起来了。在测试攻关阶段,大家常常夜以继日地一调就是几个月。“样机对震动和温度都非常敏感,因此我们一般选择在后半夜调试。那时,我们经常整夜睡在实验室,几个人轮流调试。”于思源说。
在项目研制过程中,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正是在这种执著精神的支撑下,2000年,卫星激光通信研究团队的基础研究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他们承担的相关预研项目在北京通过了鉴定。鉴定专家委员会认为,其技术水平和研究成果为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限时免费立即试用>> 燧石技术,赋光智慧,超越感知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筑梦启光 砺行致远 | 新天激光数字化产研基地奠基仪式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抗冻不流汗——锐科激光『智能自冷却激光器』重磅发布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