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坐歼15战机机舱视察:已广泛采用3D打印技术
歼-15首飞机型广泛采用3D打印技术
绰号为“飞鲨”的歼-15是中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机,是一款重型双发舰载歼击机。当飞行员驾驶的歼-15舰载机首次成功降落在辽宁号航母上,并在完成保障维护后从航母上成功起飞的时刻,孙聪的心情难以平静。
歼-15舰载机填补了中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与陆地飞机相比,舰载机在技术方面提出更多更高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歼-15舰载机总设计师孙聪委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孙聪说,歼击机不但要有路基战斗机的作战能力,挂弹量、作战半径、机动性,还要有良好的低速性能,并在海上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发动机是关键,如果能减少一半耗油率,就能提高作战半径。”他透露,采用国产WS-10发动机的歼-15,作战半径在1000公里以上,位列现役舰载机第一方阵,火控雷达、制导导弹等方面有了较大进步,“各项指标与美国大黄蜂基本接近,达到世界一流标准。”
舰载机着舰是在大气扰流环境下进行。孙聪说,要保证飞机以每秒60米左右的相对速度,以固定姿态恒定在下滑道,精准地降落在俯仰升沉运动的飞行甲板上,涉及飞行员操作方法和飞机技术设计特征等诸多要攻克的关键技术。
阻拦着舰所产生的高过载和冲击,需要设计高承载的机体结构和起落装置,机载设备也要满足这些要求,“这导致舰载机的空机重量一般比对应的陆基飞机增重10%左右。”他说。
“重量增加1%,性能就下降1%。”他说,团队压力很大,在基地试验两年多来,阻拦索断过、飞机机翼打碎过、轮胎爆过、发动机空中停车过,“每一次都是高风险,但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些难关被一一克服”。
从没有技术储备、技术规范、经验、人才队伍的一张白纸做起,舰载机这一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凝聚了“飞鲨”团队的无数心力,除了汗水,还有创新。
歼-15项目率先采用了数字化协同设计理念:三维数字化设计改变了设计流程,提高了试制效率;五级成熟度管理模式,冲破设计和制造的组织壁垒。
“高度协同并行的模式,促进了设计和工艺的有效融合,对飞机制造是全面提升。”孙聪说,这套协作模式使效率提高了40%左右。
不过,对于歼-15带来的航母Style之热,孙聪的心情是平静的,还有更艰巨的任务等着他和团队去完成。
“完整的空中力量,和国家的战略思想相配套,更强调的是一定时期内的持续打击能力,通过高低搭配的装备,付出最低代价完成持续打击能力。”他说。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限时免费立即试用>> 燧石技术,赋光智慧,超越感知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筑梦启光 砺行致远 | 新天激光数字化产研基地奠基仪式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抗冻不流汗——锐科激光『智能自冷却激光器』重磅发布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