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激光行业一周热点:诺贝尔奖与人造太阳

  3、1比1000万:看NIF激光核聚变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自从三次科技革命以来,能源成为了国家经济的命脉。而地球上的能源是有限的,于是在各个大国之间引发了一些与石油有关或纯粹是为了石油的战争。为了争夺对世界资源与能源的控制权,导致了两场世界大战的爆发。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资源与能源展开了40多年的冷战。中东石油,南非的黄金和金刚石,扎伊尔的铜矿……

  能源危机正逐渐成为困扰地球的最大难题,随着各种自然资源的消耗,开发新的可替代能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核聚变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清洁能源,为此各国也积极投入研发。但是前景是光明的,道路往往是曲折的。近日,美国国家点火装置取得重大进展,首次实现了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这对于创造新能源来说意义非凡。“人造太阳”正冉冉升起,未来激光核聚变能源或许真的能成为现实。

  终极能源实验遭遇坎坷

  自1985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领导人在日内瓦发表了一项联合声明,声明中提到两国将“本着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开发一种新能源。

  时至今日,这个项目已经演变成21世纪人类最宏大的一场科学活动。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它将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的能源危机。这就是ITER (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全称“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它要在地球上制造出人造太阳,消耗50兆瓦的能量,却会输出达到500兆瓦的动力,所需要的仅仅是宇宙中蕴藏丰富的物质:氢。

  该项目一直着眼于原理论证,希望最终描绘出的技术,能填补人类对能源的无止境需求。各个项目参与国的政府对推动该项目的热情一直不减。

  然而据《科学美国人》近期报道,目前为止该项目的预算已经几次翻倍,在工程技术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技术流程也很繁琐。比如参与国不是集中资源一同开发,而是先在各自国家生产组件,再运到法国南部ITER所在地去组装。

  而将近一年前ITER还只是地上一个10多米深的大洞,直到最近才刚刚把约100多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填下去。项目投入运行的日期也从2016年推至2018年,再推至2020年底。首次净能量输出实验起码要等到2026年,此时距项目开工已20年。

  详情阅读:1比1000万:看NIF激光核聚变的现实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激光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