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行业一周热点:诺贝尔奖与人造太阳
——2013年诺贝尔奖各大奖项陆续揭晓,回顾历年诺贝尔奖,其中也不乏华人的身影。本文将简单回顾那些获诺贝尔奖的华人以及他们的突出贡献。同时人类最伟大的工程项目美国国家点火装置首次实现了能量盈余,这是激光核聚变技术的重大进展,也为清洁能源开辟了新的天地。号称世界最强的福特级航空母舰上周下水,其配置的激光武器系统同样引人注意。接下来OFweek激光网带你看上周激光行业的热门事件:
1、激光技术与诺贝尔奖:回顾那些获奖的华人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7日宣布,把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名美国科学家和1名德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细胞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回顾往届诺贝尔奖,其中经常会出现华人的身影,同时也在激光光学领域做出过突出的贡献。
解释 “精确投放”
当地时间11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秘书长汉松走上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演讲台,宣布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姓名和获奖原因。
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思曼、兰迪·谢克曼和德国科学家托马斯·祖德霍夫分享奖项。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声明中说,他们的研究成果解答了细胞如何组织传输,谢克曼发现了能够控制细胞传输系统不同方面的三类基因;罗思曼20世纪90年代发现一种蛋白质复合物,令囊泡基座与目标细胞膜融合;基于这两人的研究,祖德霍夫发现并解释了囊泡如何在指令下精确释放内部物质。
声明说:“这些发现对我们理解细胞内外物质适时精准投放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松说:“设想一下,无数人走在广阔的大街上,他们怎么找到正确的道路,公交车又会在哪里停下,打开门让这些人下车?细胞内存在同样问题,即找到不同细胞器间的正确道路并(让搭载的物质)出来、进入到细胞表面。”
历届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在弱对称下宇称不守恒原理:李政道、杨振宁
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中国上海市,原籍江苏苏州,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朴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了场代数理论。70年代初期研究了CP自发破缺的问题,发现和研究了非拓扑性孤立子,并建立了强子结构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论。1994年6月8日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等11所大学的名誉教授。
杨振宁,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 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于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2003年底回北京定居;并曾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俄罗斯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教廷宗座科学院(罗马教皇学院)以及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科学院的院士荣衔,以及多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限时免费立即试用>> 燧石技术,赋光智慧,超越感知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筑梦启光 砺行致远 | 新天激光数字化产研基地奠基仪式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抗冻不流汗——锐科激光『智能自冷却激光器』重磅发布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宾采尔激光焊接领域一站式应用方案在线研讨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