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盘点】2013年度“十大”新颖激光器

2013-12-05 00:01
来源: 激光网

  利用极化效应,部分光子和工作物质相互作用可产生连续光束,研究人员预测LASSP可用于当今激光器应用的任何领域,如光通信和激光手术。目前LASSP只能在低温环境下工作,但开发者期望研制出可在室温环境下工作的LASSP。研究人员通过电激励微腔中砷化镓半导体样本获得极化,极化能量被快速传递给光子而使其迅速衰减,并基于其初始极化性能,作为单色光束从微腔中逸出。

  巴特查亚是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领域著名的教授,是LASSP团队的领导者。巴特查亚说:“我们报道了第一个电激励偏振激光器,自1996年该器件被提出以来,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始终致力于该项研究。目前该项研究已不再是科学界的奇迹,而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器件。”巴特查亚预计LASSP可作为微芯片用于计算机,实现片上和片间光通信。他补充道:“我们的成功基于两项新型研究,首先,我们加强了电子偏振散射以增强弛豫极化,从而确保基态的连续性。其次,我们利用磁场使偏置电流注入更多载流子,以满足偏振激光发射条件。

  详情阅读:美研制新型偏振激光器可替代现有激光器

  10、随机激光器

  法国物理学家首次在实验室环境下在冷原子云中制造了一种随机激光。数十年前,这种随机激光现象最初在星云中被观察到,研究团队认为,此项研究能够为自由激光产生的必备条件和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本观点,同时也能够增进我们对天体物理学的理解,甚至能够促进此类现象的一些实际应用研究。

  传统的激光器通常包括一个增益介质(固体、液体或气体),并以三明治结构夹在两个反射镜之间。激光光束在光学谐振腔内往复多次振荡,以受激辐射方式形成一个逐渐增强的相干光场。在随机激光器中,不需要反射腔镜,光从位于增益介质中随机位置的粒子处获得增益并被放大,与传统激光器相似,这种方式也是受激辐射放大机制。然而,由于光束的光程是随机的,输出的并非一个激光光束,而是各个方向上的多个相干光。

  随机激光过程是在1960 年首次提出的,它解释了一些星云气体中某些特殊的发射谱线产生的辐射光强度大于理论值的原因。实际上,随机激光可以用液态悬浮液和固体粉末作增益介质来获得,在这类激光器中,使光发生散射的粒子是传统形态的增益介质,比如氧化锌颗粒——而天文学家认为在星云气体激光中原子是使光发生散射的粒子。

  法国科学研究中心非线性研究所的Robin Kaiser 和他的同事们利用困在磁光阱中的冷铷-85原子云搭建了一台激光器,他们使用一束泵浦光在同一电子轨道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上实现了粒子数反转分布,接着注入一束可调谐波长的激光,以实现粒子向低能受激辐射级跃迁并同时发生光放大。制造随机激光器的关键点是要确保发射激光被原子散射,而非被原子重新吸收。通过调谐注入激光波长,使得辐射光的波长位于原子禁戒跃迁范围之内,以此实现发射激光的散射效应。研究人员发现,当激光的频率与原子禁戒跃迁频率完全相同时,输出激光强度激增——这证明了辐射发光过程被随机激光过程加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激光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