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激光雷达元年已至,未来走向何方?

2022-09-28 10:37
BusinessCars
关注

没有人看的到终点,只是有人上车,有人下车。

2022年8月全球首家车载激光雷达公司 Velodyne 宣布其第二季度Velodyne Lidar总收入约为1150万美元(Q1总收入为620万美元),其中总产品收入为970万美元、GAAP总亏损为710万美元。

五年前,创始人大卫·霍尔曾向全世界宣布:“我们是领先的独行者,终点线就在眼前;但转头一瞧,后面正有上百个愤怒的骑手,气喘吁吁地追赶你,企图干掉你。”

五年后,2022年2月,David Hall已出售约4600万股Velodyne Lidar的股票。据说他被董事会请下舞台,至此激光雷达还会前进,但大言不惭的David Hall将何去何从,几乎没有人会关心。

霍尔说终点线就在眼前,显然是他大意了。

激光雷达发展至今,没有人可以看的到终点,只是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据公开资料,2021年以来,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融资总额超 6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公司拿到了58亿;2020 年至今,全球有21款量产车型宣布将搭载激光雷达,中国公司推出了其中的14 款,且大部分车型都选择了国产供应商。

而霍尔要看到的终点,显然也被中国市场的激光雷达公司加速赶超。在中国激光雷达市场,普遍公司的发展历程在5-8年,可就是这短暂的8年时光,激光雷达和智能汽车之间的关系,从1.0 时代飞跃至 3.0,我们才是试图想去看见终点的人。

中信证券研报已经不止一次发文称,“激光雷达市场远期全球市场空间约千亿美金,在资本市场备受关注。”他们认为,激光雷达产业链条里最具投资价值的是整机,将有较高的集中度和较好的毛利率。在供应链环节,推荐关注发射芯片、接收芯片和准直器件。

2022年是激光雷达规模上车元年,2022年目前已有26个新定点,超过2018-2021总和,行业投资窗口期已到。

这里的关键词可以提炼为,规模上车元年、投资窗口期。

当激光雷达真正落地且逐渐开始量化,才能被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规模上车”。

先来看一下,在被看好的中国市场,已经有多少车企正在积极量化激光雷达。截止目前,已知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有,蔚来ET5、小鹏P5、G9、智己L7、理性L9、极狐,还有即将上市的R7均已激光雷达作为其车型智能化高阶的最佳亮点之一。

对于国内用户而言,搭载“激光雷达”四个字的车,会被瞬间高大上,呈现出从人内心到外在的高级感,事实上车企也试图通过顶配车型搭载激光雷达的卖点,提高自家品牌车型的曝光度。

无论是华为、中海达这类上市大企业,还是和赛、速腾、镭神这类被行业资本看好的独角兽企业,在新能源智能需求的带动下,他们快速成长,甚至有行业的声音,“过去遥不可及的量产,竟然会在2022年统统被实现,这样的梦想照进现实,来的过于突然。”

在中国,最早入局自动驾驶行列的百度于2013 年开始在百度美国研究中心布局自动驾驶,之后才走出来的小马智行、禾多科技等自动驾驶公司慢慢初见规模,那时,激光雷达和他们是好朋友,而这些自动驾驶公司也成为了激光雷达起步阶段最主要的客户群。

正如百度所说,他们的终点是宇宙星辰,但落地就是研发L4 及以上高级别自动驾驶为使命,给社会带去颠覆性变革。

也在自动驾驶的“淘金热度”下,Velodyne 创下传感器领域融资记录,在 2016 年获得百度与福特 1.5 亿美元投资,估值超 20 亿美元。而国内车企们,也终于领域,想要在智能化车机系统上添加更上一层楼的“武器”,那必然是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就是智能驾驶的最高级的心脏。

很奇妙,打开迷茫到融会贯通,好像只需要一个时刻内的顿悟,仿佛一夜之间,车企们都明白了他们今后在智能座舱的最高目标是什么。如同过去新能源汽车刚起步的狂热性,激光雷达被成功炒了起来。

不久前,全球市场咨询公司Yole Group旗下的Yole Intelligence发布了《2022 年汽车与工业领域激光雷达应用报告》。《报告》中显示,未来五年,激光雷达整体市场仍将延续强劲的增长势头,或以2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3亿美元。

《报告》还指出,2021年,全球用于汽车与工业领域的激光雷达出货量预计达30万台,市场规模高达 21 亿美元,相较 2020 年增长了18%。其中,地形测绘仍是激光雷达最大的应用领域,占据60%的市场份额;无人驾驶出租车、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占据13%。

国内新势力车企该是首当其冲的一支队伍,其次是国产自主高端,而在海外品牌中,奥迪、雷克萨斯、沃尔沃等车企也纷纷开始出手,和国内不同程度的激光雷达供应商进行沟通。

2018年奥迪还是唯一一家在其高端车辆上搭载激光雷达的汽车制造商,在5年后的今天,新势力却易主成为激光雷达供应商们的最大买家,甚至坊间还传出,各家激光雷达开始抢客的现象。

报告显示,汽车ADAS激光雷达市场将在未来5年迎来飞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73%,到2027年,ADAS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3800万美元增至2027年的20亿美元,成为激光雷达行业最大的应用领域。这也意味着,到2027年,汽车市场将成为激光雷达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当激光雷达这类高阶智能化产品成为量产规模化后,过去在趾高气昂的外国供应商口中的“唯我独尊”就不复存在,而量产化的背后则是成本价位下调,过去赚钱的买卖也即将变成一门并不神秘的交易,作为行业前辈的Velodyne也曾表现出焦灼的一面。

早在2018年的北京车展上,速腾就曾对外宣称,“国外有的产品,他们都有,而且最少便宜一半。”这样公开的叫嚣实在过瘾,这不仅是国内激光雷达公司的自信,也是在突破行业壁垒后一次有力回击。

没有人是真正的独行者,无数次行业起伏更迭都在告诉着我们这份真理,大家共行,创造更多条件,才能有底气的站于世界之林,而在激光雷达行业内,那群后起之秀也正在践行。

Velodyne 16 线产品早已经从8000美元腰斩降价至4000美元,这是该产品发布3年来首次降价;拜中国市场所赐,原本美国价格更高昂的产品,中国总会有比你更便宜且好用的产品问世。

不仅如此,行业赞扬到,“外国人的偏执令我们头疼,过去没有交涉的权利,但现在我们可以用国产,努力相信,敢于尝试。”

据悉,国内激光雷达公司为了留住客户,他们的服务更为高效,而这些恰恰又是海外企业所无法兼顾的。无论是距离还是沟通成本,无疑,国内更为方便。

虽然无数的数据和样本都会告知我们,激光雷达的诞生地不在中国。2017年,法雷奥就成为全球首家开始为汽车量产激光雷达的公司、在欧洲市场有大陆和Ibeo,占据全球ADAS前装量产数量的24%......

可这并不是我们会退缩的理由。

在那些崛起的新型公司中,我们看见了太多机遇和超前的创造力。在《报告》中有一个数据值得分析,在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中国禾赛科技以58%的营收占比排名全球第一,第二名是Waymo ,而过去细分领域的领导者Velodyne跌至第三。禾赛科技的出圈只是时间问题。

如今,中国企业已然成为激光雷达市场最大的供应商,如果此刻去问问他们,“你们是否看见终点了”那回答一定还是没有,因为激光雷达看不见摸不到,只能相信科技,而科技没有终点。

       原文标题 : 激光雷达元年已至,未来走向何方?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激光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