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中国科学院2023年度系列奖项:多个光学人物与团队上榜

12月23日,中国科学院在2024年度工作会议上颁发了2023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青年科学家奖,公布了2023年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以及科技促进发展奖获奖名单。

据维科网·激光梳理,本年度获奖名单中,多位光学人物以及团队上榜,分别是:

2023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表彰在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和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本年度共有20人上榜,光学领域有2位获奖人:

①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春雨

刘春雨,现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主持了“欧比特视频载荷研制”、“纳型遥感卫星的中心载荷与系统一体化技术”、 “海南一号卫星光学载荷”、“欧比特高光谱相机”、“动目标检测载荷”、“20kg微纳卫星研制任务”等项目,凭借“超轻量化多谱段推扫视频一体化相机”、“多自由度大姿态角TDI成像高精度广义动态像移补偿技术”获奖。

②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朱美萍

朱美萍(SC03002),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激光薄膜技术研究,主要致力于解决激光薄膜面临的激光损伤、膜层应力和厚度控制、稳定性等难题。发表论文80余篇,获授权专利30余项。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6)、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15)、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4/10)、中国专利优秀奖(1/4)、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担任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光学薄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光学学报》编委、《光学精密工程》编委。

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

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表彰弘扬践行科学家精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科技创新作出重要贡献并展现出良好精神风貌的全院年度先进典型。

①2023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先锋人物”

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付玉喜

付玉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阿秒科学与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基础科研部副部长,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客座研究员。付玉喜是陕西省、中国科学院和西安光机所高层次海外引进人才,陕西省阿秒科学与技术创新团队带头人、Ultrafast Science和《光子学报》期刊副主编、美国光学学会(现OPTICA)和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2005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2010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徐至展院士和程亚研究员。2010-2019年在RIKEN阿秒科学研究团队工作,2019年加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付玉喜主要从事中红外超短超强激光技术、阿秒科学与技术、远红外强激光技术、x射线吸收光谱学、超快动力学等研究。在国际上首次突破了100mJ量级的太瓦级超强中红外飞秒激光关键技术,被认为是将小型化阿秒光源推向实际应用的一个重要进展。多次受邀在国际超强超快领域光学会议做特邀报告,在多家国际光学期刊上撰写特邀文章。获得了第13届大阪大学近藤奖(Kondo Prize),第2届RIKEN梅峰奖(BAIHO Award)。美国电器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 、日本激光学会(LSJ) 、日本应用物理学会(JSAP) 、美国物理学会(APS) 会员。

② 2023年“中国科学院年度感动人物”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德江

王德江,现工作于长春光机所航空成像与测量技术研究一部,任副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动态光学成像领域。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极大提高了国内现有仪器的性能,助力国家动态成像装备的跨越式发展,满足了国家迫切需求。参与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等;入选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优秀会员。

2023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

国家授时中心“高精度光纤时间频率传递研究与应用”团队

随着时间频率标准和光纤通信网络的发展,利用通信光纤传输时间频率信号体现出巨大的精度优势。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在光纤时间频率传递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主要是利用PDH方法和超低膨胀系数玻璃光学参考腔获得用作光频传输光源的1.9 Hz线宽1550 nm超稳窄线宽激光,并在实验室光纤上进行传输相位噪声抑制,获得8.5×10-17的传输稳定度(110 km,秒稳),在实地光纤112 km上也获得了接近的光频传输稳定度。

团队提出并验证光纤光频传递相位噪声的用户端补偿方法,可用于光频传输多用户网络。利用临潼—西安56 km实地光纤将UTC(NTSC)信号传递到西安航天城,实现两地的时间同步,同步稳定度优于30 ps。

今年7月20日,团队完成了西安至太原段1839公里双纤双路时间传递系统的设备安装和性能测试,标志着我国建成了全球首个10皮秒级稳定度的千公里光纤时间传递工程应用系统。

目前,光纤时间频率传递技术正向着远距离、多节点和实用化发展,目标是建立一种与卫星授时系统相对独立、精度高于现有任何授时手段的、可靠运行的地基授时技术体系。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激光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