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对话百超游松博士:如何缔造“触手可及”的智慧工厂

激光+自动化”,在新质生产力发展号召的驱动下,两个概念融合正变得日趋紧密。随着自动化技术成熟应用,激光生产的柔性特质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也为现代工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机遇。

6月6日,佛山科达装备工厂,“百超带您看中国智能制造”圆桌论坛现场可谓群英荟萃,诸位行业精英围绕“激光+自动化”转型趋势展开深入碰撞与交流。讨论之余,维科网激光特邀本次论坛主持人,瑞士百超集团中国区及亚太区总裁游松博士进行采访,游松博士围绕百超中国发展战略和自动化发展趋势进行了精彩分享。

1718357725091054387.jpg

维科网激光:百超中国作为激光切割行业的领军企业,在激光+自动化方面有哪些独特的战略和优势?

游松博士:百超激光于1964年成立于瑞士苏黎世,具备六十余年的激光研发与应用经验。基于激光行业的深厚积淀,以及对自动化趋势的清晰认知,近年来,通过对意大利自动化系统企业,西班牙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Kurago等企业收购,百超中国正围绕“激光+自动化”展开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布局。

具体而言,我们的战略优势主要在于:

一、百超中国致力于打造“模块化”而非“单元化”的自动化结构,能够有效打通各个孤立单元之间的联系。从上料到下料、分拣的不同工序有序运转,涉及无人机折弯、材料焊接、AGV小车运输系统,以及软件配套运作等复杂环节,如何实现有机联系是摆在自动化面前的重要课题。

通过人性化的软件操作界面、和相应的接口通讯支持,我们能帮助用户轻松实现从资源层到执行层,再到底层设备控制和机器工艺层的轻模块化串联,以及软硬件之间、“数据流”和“资料流”之间的有机融合从而打造运行不辍的智慧工厂。

二、百超中国可以实现“触手可及”的落地应用。对企业而言,UVG方案可以以模块化的方式逐步实现。对于上料、下料、折弯、数控、焊接等工序,企业不需要一次性完成全流程整合,通过百超中国兼容性的软件体系架构,我们能实现不同企业生产的激光设备整合,以达到良好的落地效果。

近年来,百超打造的“激光+自动化”体系也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我们已为数十个大型项目提供智能制造技术支持,今天我们来到的科达装备工厂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智能制造的典范,科达装备工厂以其现代化的生产线、高效的生产管理和先进的环保技术,展现了制造业的未来前景。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智能化生产流程,今天大家都可以亲眼见证。

所以我认为,“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已不再是抽象而遥远的、停留在纸面上的概念,而是真真切切的生产现实。在百超中国助力下,制造业企业能够直观体验智能制造理念在效率提升、降本增效的美好前景,同时也契合“高质量转型升级”的宏观趋势,同时也是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诠释。

维科网激光:您如何评估当前激光+自动化技术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发展趋势和潜力?

游松博士:正如我们特邀嘉宾刚才提及的,激光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可以说是大势所趋,在众多发达国家引领下,技术迭代和更新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大数据支持和AI技术革新,为激光设备突破“内卷”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百超中国的下一代激光切割机,由人工智能概念与激光技术结合造就,创新性添加了“机器学习”的属性,能够在简单的人工调节后,通过机器自主学习找到最优的加工运行参数。

2021年,百超(上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22年又成立了相应的软件公司,这是我们打造企业综合实力,实现自动化体系和智慧工厂的重要举措。基于百超体系化的资源整合和执行能力以及多年深耕中国市场的积累,百超中国有信心成为智能制造大趋势下的引领者。

维科网激光:作为瑞士百超集团中国区及亚太区总裁,您如何看待亚太区在激光+自动化领域的市场机遇和挑战?又有哪些具体的市场扩张计划或战略合作项目?

游松博士:当前我们的发展规划是以中国为中心,辐射整个亚太,甚至辐射欧美。大家眼前的科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前在科达装备工厂中,我们的技术已经与科达的产线、设备与工艺实现了深度融合,而当科达未来拓展印度版图,我们也会随之发挥重要作用。百超在泰国、越南、韩国、日本、台湾地区均有相应的服务网络,能够有效为客户提供支持与配合。

如今,中国产品已经风靡欧美市场,去年百超全球最畅销的产品,就是我们百超天津设计制造的产品BySmart Fiber。甚至我们需要反向在欧美市场考虑“本土化”的问题。我们知道中国本土市场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可能五年左右就面临一次全新的产品迭代;而瑞士等欧美国家不同,可能30年以上的设备还在继续沿用,这对产品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也需要我们针对性攻略不同市场。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业的强大毋庸置疑。如何基于中国成熟的研发团队和供应链体系,结合瑞士本土创新技术优势,为“中国制造”的高效叠加“瑞士制造”血液,从而实现业务版图的精准拓展,是我们未来需要考虑的方向。

维科网激光:您认为激光+自动化技术将如何影响制造业的未来,特别是在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百超集团将如何响应这一趋势,并为客户提供更环保、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游松博士:“数字引领、深耕细作、产品为王、服务至上”是我们近年来提出的十六字发展方针,其中蕴含了我们自动化转型升级的需求:

“数字引领”指的是百超中国的数字转型方针,我们希望令百超中国从单纯的设备销售向体系性的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

“深耕细作”表明我们需要在不同环节的运营中提升质量,降本增效;

“产品为王”揭示了回归产品质量本身对于设备自动化联网升级、环节打通的底层意义;

“服务至上”则体现了我们对客户满意度的重视,期待能与我们的客户一起直达钣金加工的顶峰。

关于绿色可持续发展,我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国家“双碳”目标扎实推进,绿色转型也是我们作为一家行业领军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例如,电力作为清洁能源有其独特优势,我们正致力于推进电控设备替代传统的液压油缸结构,在减少损耗和泄露的同时控制设备的水、电、气损耗。同时,我们的激光等设备普遍配备“自动启停”装置,通过闲时自动关机的方式杜绝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其次,在我们天津、上海、深圳的生产车间和办公场所,我们正推进以节能灯具替换传统灯具,屋顶配备光伏发电,并践行“无纸化办公”理念,从一点一滴的积累上实现真正意义的节能减排。

除此之外,从2000年开始,百超就发布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从E(环境),S(社会责任),G(公司治理)三个维度争做行业排头兵。除了刚才提到的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内容外,我们一直秉承“DEI”的发展理念,即“多元、公平、包容”,以可量化的标准来治理企业。例如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我们集团女性员工比例占比达到20%,这也是我们在公平公正方面的努力之一。从可持续发展报告评分而言,百超中国长期名列前茅,我们希望实现从传统的“灰色制造”转换到现代的“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在企业发展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激光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