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激光行业的趋势与思考
2024年,激光行业仍旧攀上了新的高度,尽管某些预测中的忧虑已然应验!自始自终,制造业的发展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但随着时光的流转步入新的一年,新技术依然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明日就要步入2025年了,但对于激光及制造业的从业者而言,仍面临诸多挑战。
欧美国际局势动荡、各种地缘政治冲突的威胁将使供应链重构、汽车制造业正逢大变局、半导体行业的前景略见曙光......
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年内“内卷”、“洗牌”、“寒冬”等词不绝于耳。激光产业链上的每一家企业都在竭力探寻新路径,力图在大变革时代中突围、自保~
回首2024,展望2025年,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行业趋势?
据Optech Consulting机构最新调研数据显示,预计2024年全球激光材料加工设备市场将达到230亿美元。
图片来源:Optech Consulting
从图中来看,市场规模较2023年创下的235亿美元的历史高点下跌1%至5%。
按地域来看,今年只有少数市场呈现增长,而欧美市场需求下降,中国市场则趋于平稳,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
按应用来看,市场增长逐步从宏观加工转向微加工。在此之前,激光精密加工设备的市场需求曾历经长达两年的低迷期,然而今年该需求有所复苏。相比之下,切割设备市场连续第二年下滑,而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趋于成熟,激光焊接市场增速放缓。
从现有信息及整体趋势判断,2024年激光行业的市场趋势将延续至2025年初,精密加工持续走强,宏观加工领域也将持续下滑。
除激光加工外,其他领域亦在兴起,得益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光子学正逐步迈向半导体领域,其何时才能进入PCB级别甚至芯片级别的应用?答案似乎就是现在。
据了解,2024 年就有数十亿美元已投入到推动光子学走向PCB和芯片级别的公司。例如,10月谷歌风投对Lightmatter的4亿美元投资,这些投资的最终目标是将光子学提升到处理器级别。现在看来,业界正积极拥抱光子互连技术,意在突破传统电子互连的速度与带宽限制。
上述领域之外,激光核聚变也是今年频频出现的词语。然而距离真正商业化还有一段时间。2024年对全球核聚变初创企业进行了多轮投资,但金额大都是几百万美元。这些资金足以支撑建造其他的激光设施,但对于激光核聚变测试设施而言却远远不够。
尽管今年NIF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有望在2024年实现5.2MJ的输出,但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哪种激光聚变过程将实现净增益,即产生的能量超过激光所需的能量?可大批量生产的目标是什么样子的?
对此,首先就需要比我们目前拥有的任何产品更大、更高效的泵浦激光器,需要能够承受长时间高功率、高能量、高强度操作的光学器件。德国目前已经在开展上述项目的研发,为激光聚变发电站准备必要的构件,开发更高效的激光二极管和高效的制造技术。
在工业层面,有TRUMPF、Jenoptik、Laserline和ams OSRAM参与;在研究层面,也有ILT和FBH参与。
尽管尚未定义用于核聚变的实际激光工艺,但用于核聚变的激光器和光学器件可能很快就会为其制造商的利润做出贡献。
除此之外,激光通信、量子技术以及激光器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均有望在2025年迎来显著的发展与突破。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限时免费立即试用>> 燧石技术,赋光智慧,超越感知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筑梦启光 砺行致远 | 新天激光数字化产研基地奠基仪式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抗冻不流汗——锐科激光『智能自冷却激光器』重磅发布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