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颠覆制造业初见端倪 3D打印取代汽车制造业?

  1、理想:3D打印孕育无限未来

  3D打印又被称为“增材制造”,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与传统加工方式不同,它通过分层制造、逐层叠加的方式生产产品,特点是不需要模具,可以加工结构非常复杂的产品。简单地说,用户只需要通过CAD设计一个3D模型,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就能打印任何形状的物体。

  高度的可定制性让3D打印拥有了许多优势。只需一份图纸,它就能够迅速生产模型或原型产品,在工业设计领域用途广泛。而由于3D打印的产品无需开模、切割、焊接等传统工艺的加工,成本也大大降低。

  一个案例是中兴手机使用3 D打印机制造手机“手板”。“手板”是手机的初始模型,设计师会在拿到手板后再进行修改。按照传统模式,手板的制作由专业厂商完成,全手工制作,大约需要两周时间,成本超过3000元。而在采用3D 打印技术后,只需三四个小时就能造出手板,成本也不过几十元。

  不过,3D打印的应用前景绝非仅限于此。在工业领域,3D打印可以用来生产飞机零部件,由于无需焊接、一体成型,利用这种技术生产的零件格外坚固;在医疗领域,有人打印出了可用于器官移植的人造骨骼和内脏;在民用领域,今年的巴黎时装周有多位设计师展出3D打印的服装,而在3D打印照相馆中打印个人肖像也已不是新闻。

  2、现实:全民普及只是梦想

  但在资本眼中,3D打印的前景并非一片光明。与其说是有望改变世界的新技术,倒不如说它只是股市炒作的好题材。

  已有多家3D打印概念公司成功上市:美国有3D Systems、Stratasys和ExOne,中国则有中航重机、海源机械、大族激光华工科技等。这些股票的典型特征是很容易受到消息面的影响:Seeking Alpha的负面评论和做空机构香橼的攻击导致美国3D打印“三巨头”股价大跌,而在今年1月中国工信部官员透露3D打印战略规划即将出台后,中航重机等个股涨势如潮。

  这从一个侧面凸显了3D打印产业的脆弱。微软、苹果和谷歌等大型公司的股价主要受到季度业绩的影响,外界言论通常不会造成重大波动;而对于3D打印公司而言,资本和政策面的消息更加重要。华尔街的普遍看好曾让3D Systems和Stratasys成为2012年的明星股,但一两条负面评价即足以导致其市值缩水10%以上。而在中国市场,3D打印概念股也已成为了做空机构的关注重点。

  资本的“逐利”属性,以及短线投资者的信心不足,让他们在面对3D打印这一新技术时暴露了市侩的一面,频繁的做多和做空导致相关个股大幅波动。不过,3D打印产业尚处幼年期,是股价“过山车”行情的根本原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激光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