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六专家共建激光聚变协同中心 高能激光迎来新发展

  贺贤土,男,1937年9月生,汉族,浙江宁波人,理论物理学家。196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我国核武器研究中作出了突出成绩。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兼任科技部国家“863”计划顾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以及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能源组组长委员等职。现兼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863”计划领域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计算物理学会理事长和Communications in Computational Physics国际杂志主编等职。 现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和执行委员会成员、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863计划领域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理学院院长、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中家自然科学奖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科学顾问组成员、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作为首席科学家,领导国家“863计划”惯性约束聚变主题专家组工作,为我国形成一个独立自主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较低温度下局部热动平衡点火发展到非局部热动平衡燃烧的模型。与研究群体一起获得我国首次间接驱动出热核中子的重要进展。在等离子体物理研究中,在国际上首次获得电磁波产生自生磁场的正确表达式及首次Vlasov—Maxwell方程组导得立方—五次方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和它的孤立波解,并获得了粒子在孤立波中加速机制、等离子体相干结构小尺度湍流等多项创造性成果。在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在国内率先进行了近可积哈密顿系统Pattern动力学和时空混沌研究,国外文献评论为发现了上述系统的时空混沌和一种新的途径。

  长期从事核武器物理、核理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专业研究。在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的物理研究与设计以及核武器物理实验室模拟研究中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惯性约束聚变研究方面,曾作为首席科学家组织领导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建立了中国独立自主的研究体系;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进行高能量密度物理、非平衡统计物理、非线性等离子体物理、激光核聚变有关问题、非线性科学中斑图(Pattern)竞争与时空混沌等研究工作。发表了120多篇科技论文,并在国际上作大会邀请报告多镒,并多次担任有关国际会议的主席、合作主席和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3年获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0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1年获国家863计划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奖,获部委级奖八项。2000年获何染何利奖;2001年获国家八六三计划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奖。

  人物生平

  1954年镇海中学(原辛成中学)毕业后,求学于宁波一中。

  1957年考入浙江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

  1962年毕业后进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为二机部九院),在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前身为九院九所)工作。

  1986年6月至1987年11月任美国马里兰大学物理系访问科学家和物理科学与技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1987年11-12日任比利时自由大学访问教授并讲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激光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