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共建实验室:中日激光产业的“合作”与“较量”

  4、日本开发新式激光陀螺仪 大大降低成本

  最近,日本住友精密工业公司和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共同开发了用于国产火箭H2A的微机械(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式高精度陀螺仪。陀螺仪是用于监测火箭及卫星等航空、航天器航行位置的重要设备,新型微机械式陀螺仪通过微电子机械技术的应用,精度比原有的微机械式陀螺仪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达到了0.1°∕h。

  目前,陀螺仪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和数码相机等民用电子产品。在航空、航天器上则至少需要安装一台陀螺仪,使用激光作为光源的光学式陀螺仪是现行的主流设备。但光学陀螺仪存在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耗电量大、成本高等缺陷,而机械式陀螺仪由于精度较低,不满足航空、航天器的需要。

  日本住友精密工业公司对本公司精度最高的MEMS陀螺仪进行了改良,将温度特性校正方式由模拟改为数字以提高校正精度,并改善了传感头的材料和结构。通过改进,陀螺仪的组成部件减少了一半,同时减轻了重量。之前在H2A火箭上搭载的光学式陀螺仪由玻璃和激光器件构成,新型微机械式产品在精度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是光学式陀螺仪的百分之一(约为几十万日元)。

  通过上面的一些进展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激光产业已形成完整的生态环境。不光是在激光设备上,在激光器及核心器件都屡有突破,特别是在精密光学领域日本一直保持着领先的优势。而对于中国激光产业来说,这几年也一直“风生水起”大有赶超日本之势。

  三、闵大勇:中国激光业将超过日本与美德呈“三足鼎立”

  纵观全球,激光产业已经形成美国、德国、日本三强鼎立的局面。实际上,日本在激光精密加工系统领域的领先,得益于其数控机床技术较好嫁接到激光产业。

  不过,直觉告诉我,大概5年左右时间,中国将取代日本,在激光产业与美国、德国形成新的三强鼎立的格局。因为中国的激光市场最大,发展速度快,机床等相关技术也快速提高,对激光产业的牵引力比较大。

  远征国际化,应是当前中国激光公司需要考虑的问题。其实,早在2000年之初,华工激光就制定国际化战略,并成功并购澳大利亚的法利莱公司,初次试水国际化。用欧美品牌,较好打开国际市场局面,并弥补公司的技术短板,现在发展很好。

  13年来,国内激光产业涉足国际并购的大手笔唯此一例。当然,放到整个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公司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并不小。我感觉,走在前列的要数华为与联想。为什么呢?这与行业特征密不可分。因为联想的电子产品大多是标准化的,走出去的成本相对低些。而中国通信市场发展最快,华为作为技术领先者,产业规模非常大,所以能投钱“砸”市场,华为国际化战略首先是占领欧美市场制高点。加之,通信市场具有相对固定的解决方案,服务成本相对低些。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激光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