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下属激光实验室及成果汇总(二)
(2)单频高功率全固态激光器
研究中心从2002年至今一直致力于半导体泵浦的全固态单纵模激光器的研究,不仅在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在工程化投入大量精力,研制的1064nm、532nm、355nm等波段的单纵模全固态激光器均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为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和中国海洋大学提供了激光雷达用单频激光发射源。国际同行单位对我们的研究成果表示了关注,受邀参加多次国家学术交流会。单频激光器主要指标为:
波长:1064nm/532nm/355nm
单脉冲能量:100mJ(1064nm)
重复频率:100-500Hz
激光线宽:30MHz(1064nm)
频率稳定性:<1MHz(RMS)/
(3)空间全固态激光器
2006年研制了我国首台空间全固态激光器,成功应用于嫦娥一号卫星激光高度计,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空间激光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为:
工作波长1064nm
激光能量150 mJ
脉冲宽度小于8ns
重复频率1-5 Hz
发散角0.5 mrad
寿命1年半
整机重量5kg
功耗小于5 W
二、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强光光学重点实验室,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为依托单位,于2005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2008年通过国家验收。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科院院士徐至展研究员,实验室主任为李儒新研究员。2000年实验室参加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全国数理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部门开放实验室评估,评估结果名列全国第二名,被评为优秀实验室。2005年度再次参加评估,又被评为优秀实验室,而且是全国评估参评实验室中唯一评出的优秀实验室。
强场激光物理及相关新前沿新方向是国际上现代物理学乃至现代科学中非常重要的前沿学科领域,不仅有重大的科学意义,而且在国家战略高技术与交叉学科领域中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实验室主要从事激光物理,特别是强场激光物理及相关新前沿新方向的开拓研究,包括:新一代超强超短激光源物理与技术;强场超快极端条件激光物理的实验与理论;超强超短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量子相干操控原子与电子、强场高能量密度物理等新前沿新方向开拓;基于强场超快条件的超短波长相干辐射、激光核聚变等战略高技术的科学基础;相关探测新技术新方法及在材料、生命和信息科学中的交叉应用基础等研究。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限时免费立即试用>> 燧石技术,赋光智慧,超越感知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筑梦启光 砺行致远 | 新天激光数字化产研基地奠基仪式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抗冻不流汗——锐科激光『智能自冷却激光器』重磅发布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