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2012年9月激光“十大技术”

  7、解析激光3D全息技术

  激光全息技术是近代光信息处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全息图(Hologram)是盖伯(Gabor)在1948年为改善电子显微镜像质所提出的, 其意义是完整的记录。 盖伯的实验解决了全息术发明中的基本问题, 即波前的记录和再现,但由于当时缺乏明亮的相干光源(激光器),全息图的成像质量很差。1962年随着激光器的问世, 在盖伯全息术的基础上引入载频的概念发明了离轴全息术,有效地克服了当时全息图成像质量差的主要问题——孪生像,三维物体显示成为当时全息术研究的热点,但这种成像科学远远超过了当时经济 的发展, 制作和观察这种全息图的代价是很昂贵的,全息术基本成了以高昂的经费来维持不切实际的幻想的代名词。

  一、3D技术原理

  (一)偏光眼镜法

  它以人眼观察景物的方法,利用两台并列安置的电影摄影机,分别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摄出两条略带水平视差的电影画面 。

  当观众戴上特制的偏光眼镜时,使观众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过双眼汇聚功能将左、右像叠和在视网膜上,由大脑神经产生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 。这种3D技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3维技术,其成像依旧是建立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技术。

  (二)全息3D技术

  1.全息照相原理

  全息照相分为两步:波前的干涉记录和波前的衍射重建。以菲涅耳全息为例,首先是波前的干涉记录,如图1就是菲涅耳全息照相的记录光路。

  如图,激光束通过快门后经过分束板分为两束:透射的一束经平面镜M2反射、扩束镜L2扩束后作为参考光投射到全息干板E上;反射的一束经平面镜M1反射、扩束镜L1扩束后照到被摄物上,再经过物体的漫反射作为物光束也投射到E上。整个光路光轴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光束通过各元件中心。物光与参考光夹角在45°左右。

  相关链接:解析激光3D全息技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激光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