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造高能激光武器反导无可厚非
此外,美军还应当考虑到,针对美军的ABL计划,许多国家都在研制不易受激光反导系统攻击的洲际弹道导弹。例如,俄罗斯就将赌注押在缩短弹道导弹飞行推进阶段所需时间上,通过改用新的速燃燃料,目前俄罗斯的洲际导弹推进阶段所需的平均时间为3~5分钟。也就是说,美国激光反导系统将不得不在俄罗斯领土上或边境附近进行巡航,才能保证在这一时段内捕获并击落目标。然而,无论在战时还是和平时期,这都是不可能做到的,YAL-1A飞机庞大的机体会是任何防空导弹的最好靶标。另外,中国的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已经开始在外表涂覆一层反射或者吸收光能的涂层,从而使美军的激光束不是射程受限就是能量不足以摧毁导弹。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种新的对抗措施——导弹弹体旋转也可以对抗激光束的瞄准,而对于那些导弹大国来说,对起飞后的导弹赋于其一定的自体旋转并非难事。
正是在此情况下,目前美国空军和美国陆军战术激光器上的工作重点已经开始转移到固体激光器上,美国的固体激光器已实现了105千瓦的输出,而100千瓦功率一向被视为武器级高能激光的门槛。尽管ABL项目已经被终止,但通过实施该项目,美国在激光器技术、能源制备和光束控制等领域均取得了很大进展,这为其新型机载激光器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美国导弹防御局已经开始寻求可由高空无人机携带的新一代机载激光器,该项目的前景将更加被看好。
实际事例
中国试验仅仅开始美军早已箭在弦上
2007年1月,中国进行了首次反卫星武器试验。2010年1月中国又进行了首次陆基中段反导试验。这两项试验,可以说是中国继两弹一星后,在战略级别武器上取得的新的重大突破。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的反卫星导弹,是从地面固定阵地发射,威慑作用大于实际作战意义;而美国上世纪80年代进行的反卫星实验,则是从空军F-15战斗机上发射。
美军最近一次反卫星导弹亮相,更不是简单测试,而是一次军事行动。“USA 193”卫星是美国2006年12月发射升空的一颗间谍卫星。发射升空后与地面失去联系,成为一颗失控的卫星。此后,美国政府称它会在数周之后坠落地球,并称卫星携带了剧毒燃料,如果发生泄漏,会对人体安全构成极大威胁。2008年2月14日,美国五角大楼正式表示,将用一颗导弹摧毁该卫星。2008年2月20日,伊利湖号导弹巡洋舰在太平洋发射一枚“标准-3”型导弹击中了海平面上空133海里处的该卫星。大部分卫星碎片在24至48小时内坠落,而余下的在40天内全部坠落。美国这次击毁卫星,距2007年中国反卫星导弹测试,已经过去1年1个月零3天。外界普遍认为,美军这次反卫星作战行动,就是针对中国2007年的反卫星试验。
我们再来看美国在1985年和2008年的两次反卫星活动。在1985年F-15战斗机挂载了反卫星导弹,无论是作战效能还是反应速度,都更接近大规模作战的要求。而美国2008年的反卫星行动中,海军部署的巡洋舰发射了标准-3型导弹,这说明美国可以在占地球70%的海洋上机动部署,甚至可以通过同型导弹实现反导和反卫星的通用化。尽管被击落卫星的高度仅有133公里,但标准-3型的公开射高能达到160公里,这已经够着了近地轨道的下限。也就是说,无论美国在这一数据上是否有所保留,美国现在就已经具备了威胁近地轨道他国对地侦察卫星的能力。再加上美国将近60年在反卫星上的技术积累,如果说中国的反卫星试验仅仅是个开始的话,美国人的反卫星武器早就已经箭在弦上了。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限时免费立即试用>> 燧石技术,赋光智慧,超越感知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筑梦启光 砺行致远 | 新天激光数字化产研基地奠基仪式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抗冻不流汗——锐科激光『智能自冷却激光器』重磅发布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宾采尔激光焊接领域一站式应用方案在线研讨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