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抢夺光电子话语权:武汉光谷的创新、标准化与转型

  滨湖公司地处光谷中国首个3D打印产业园。8月10日,在该公司的展示厅,蔡道生指着外观像柜子、里面分布着各种精密仪器的“3D打印机”告诉记者,只要把零件的三维数据输入电脑,按下“打印”键,零件就像植物生长一样整体成形出来。去年初,光谷诞生了全球工作幅面最大的3D打印机。“像这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光谷比比皆是。”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李世庭自豪地说。

  多年前,当国外激光技术广泛运用于军事、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的时候,激光技术在我国还只是实验室里的“阳春白雪”。上世纪80年代,华中科大建立了我国唯一的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然而在技术应用和产业化方面却落后了几十年。

  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就只能永远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大学刚刚毕业的孙文不要分配的安稳工作,带领4个同伴贷款10万元,在光谷创办了武汉第一家激光企业——楚天激光公司。他们围绕我国航天用电池精密焊接的技术难题展开攻关,开发出我国第一台双光路精密焊接机,一举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在人造卫星和神舟系列飞天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出口美国硅谷,实现中国激光产品出口发达国家零的突破。

  激光只是光谷的众多自主创新杰作之一。今天的光谷,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激光产业基地。光谷的创新成果早已不再用“湖北”“华中”甚至“全国”来度量,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用“世界光谷”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对光谷的“全球首创”,东湖新区知识产权局局长何兆忠如数家珍:全球首台数字正电子发射层成像仪、全球首套“双标”癌细胞诊断仪、全球首条全自动化数控激光切管生产线、全球首台28米数控立式铣车床……

  申请专利10529件,平均每天29件,其中发明专利3168件,平均每天9件——这是2012年光谷交出的创新答卷。这里,每天都在演绎着新的创新故事。

  2、创新保障·求贤若渴

  光谷推出促进体制创新的“黄金十条”。在政策激励下,3年来,光谷有21人入选国家“****”

  这是一个至今被光谷人津津乐道的现代版“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闫大鹏曾在美国一家光纤激光器公司供职。国内激光器研究一直处在实验室阶段,长年依靠进口。2006年,闫大鹏随海外高端人才代表团到武汉考察。正在寻求领军人才的国内激光龙头企业——华工科技得知这一消息如获至宝。闫大鹏到武汉的当天,正在外地出差的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星夜赶回武汉,随后又追着闫大鹏的脚步飞到了北京。

  几番长谈之后,闫大鹏被马新强的真诚打动,当即拍板与华工科技展开合作。次年,双方合作成立了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公司。短短三四年时间,公司迅速跻身为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光纤激光器供应商。闫大鹏也从一个外企的“高级打工仔”华丽转身为“闫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激光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