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解读美国机载激光武器发展历程及趋势

  请允许我用一个小插曲结束,回到麦克默里的谈话。也就是说,我不知道这个项目最终会到什么地步。我相信诸位对其继续发展有很大信心。我想起了25年前的一件事,当时我还在空军指挥与参谋学院(Air Command and Staff College)。我们有位发言人叫纽特 金里奇(Newt Gingrich),是来自乔治亚州的第三届国会议员。曾有人问他战略防御倡议(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简称SDI,即星球大战计划)是不是一个好主意。他平和地说,“嗯,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们的对手正在此类系统上奋力开拓,而我们国家在此方面的研发不甚了了。这个任务领域产生的潜在影响绝对无与伦比。有鉴于此,我明确表示鼎力支持。”我很欣赏他的这段话,如果这项工作取得成功,对未来战争也会有无与伦比的影响。请允许我就此打住。

  问与答

  :邓恩将军,你提到你曾是一位有经验的战斗指挥官。你重新回到从前,如果这个系统供你使用,你使用的标准是什么?如果你是领导角色,评估一下如何使用这个系统,再说一下什么情况会使用它?如果你是战士,满足什么要求才是合法的、有用的能力?

  邓恩将军:我想这个系统会走向实战,它已经证明了它可以实战。从我在韩国任职期间来看,我看中这个系统是因为部署几乎不需要其他什么系统与之配合。我的意思是,飞机自己飞过来即可。但两架C-17要跟随支援。我想我能将其部署于任何地方,除了正在激战的战场。我也想在日本建立基地然后飞向海外,翱翔于韩国领空。其灵活性值得称道。我所关注的首要之事是其灵活性和我多久才能获得这个系统。诸位知道,在韩国的警戒时间并不充裕。我们期望在一两周或顶多最长警戒时间内赶赴现场。如果打算让我的部队急行到那儿,那么这系统就必须飞过去。这应该没有问题,而全部爱国者导弹营的部署和就位,事情可就非常有难度了。所以我喜欢这个系统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麦克默里上校:我对这个系统的总体看法是,我们不能保证所有的作战指挥官都想要这个系统。我们目前已经对机载激光器及其能力、部署方式、何地需要部署、部署地方到基地的距离、所依赖的各种条件和在战争游戏中所产生的影响等详情了如指掌。我已经把这个情况向作战指挥官们做过介绍,还问过他们,鉴于我们现在拥有的——我们已经达到测试级别的性能——或者生产级别的性能,这个系统对他们实际作战是否有用。(他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是绝对有用。我想这是政府与工业界团队共同完成的技术成就,自项目开始到现在堪称典范。我们从一开始就认定要做出一个可实战部署且有用的系统,我们与操控人员自始至终都紧密配合。

  问:为了进一步落实,你们会简化作战概念吗?这些系统多长时间能飞起来?要达到真正有意义的实力水平,究竟需要多少架?这个系统还不能完全隐形。用于空袭可能是安全的,但怎么应付各种地面导弹呢?

  邓恩将军:从实战角度来看,任何射向本系统的导弹意味着其自身也是目标。以地面的萨姆型导弹为例,尤其是目前部署于世界各地的长程型,这种导弹冲出大气层,然后下降,如此一来导弹自身就是可被瞄准的目标。对于作战概念——你了解的可能比我做得多——你只要在空中滞留一段时间,你就会在某个时间点用完向激光提供能量的化学(燃料)物品。因此,我们需要的系统数量取决于威胁数量,即向你袭来的弹道导弹有多少。有个与韩国有关的有趣(interesting)事实,未来50年韩国都无法远离洲际弹道导弹的威胁。考虑这个事实也是一个有趣的指挥与控制概念,你可能想在韩国多存些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当然,这需要情报等方面的支持。现在,你可能想让机载系统(指空中侦察和打击平台)保持7 × 24小时戒备,但我建议只要机载激光器系统就可应付得了,且不必长时间呆在那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激光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